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曆史軍事 >半生為奴 > 第75章 舌戰

第75章 舌戰[第2頁/共4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正要上馬籌辦拜彆,身後俄然傳來成若愚請他留步的聲音,容與回顧,公然是他追了出來,他蹙眉很久,終究考慮著問了句,“叨教先生,但是姓林?”

“以史為鑒,不需事事都產生才氣曉得。宦臣乃是皇家奴婢,為利之一字,邀寵獻媚毫無節製,曆古至今概莫如此。”

有人揚聲詰責林升,“那裡來的小子,竟然如此無禮!竟像是為那些閹宦說話,該不會是南京十二監派來的吧?”

相互相視之際,成若愚微微一笑,而容與也看到了,他的笑意裡,始終都藏著一味謹慎與防備。

“公然是宦臣混出去的特工!把他轟出去。”

成若愚這年五十四歲,虯鬚長髯,儒雅當中透出一股威儀,通身服飾清淨樸實,儀態端方恭肅。他本日講的是《孟子》開篇——孟子見梁惠王,“梁惠王見孟子曰,不遠千裡來,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矣。王曰,何故利吾國;大夫曰,何故利吾家;士庶人曰,何故利吾身,高低交征利,而國危矣。”

維揚書院地處揚州城西,原是昇平朝一名致仕的禮部尚書,在早些年創辦的講學所。

成若愚聽得深深蹙眉,愈發仔細心細打量起他。容與見世人還都在驚詫回味他的話,趁機向成若愚道,“鄙人一番妄言,有辱先生清聽之處,還望恕罪。不便打攪先生講學,還請先生持續吧。”

他稍作停頓後道,“此開篇,看似在講大家皆知的仁義,實則大有深意。幾千年日月盈虧,世人最重者,仍脫不了一個利字。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百姓為利,蓋為其生存;官員趨利,則為其貪瀆;若一國之君言必稱利,則國將危矣。現在朝廷派內宦四下征收商稅、礦稅,便是明目張膽的逐利之舉。商稅非困商,實困民也。商貴買毫不賤賣,官方物物皆貴,皆因為商算稅錢之故。”

他們步步緊逼,迫的林升連連發展。

成若愚揮手錶示世人溫馨,問容與道,“愚方纔所說,確為一家之言,一己之見。愚願聆聽先生分歧之高論,可否見教?”

成若愚慨然答覆,“君主逐利而罔顧民生,此惡政大家皆可反對。”

而人們口中的慎齋先生,則是昇平朝吏部文選司郎中成若愚,其人是昇平八年的進士,曾任戶部主事,因獲咎權貴而被貶謫外放,昇平二十二年被推舉出任內閣大學士,但終因立嗣一事觸怒先帝,被削籍撤職。

此時書院之上,人們聞聲成若愚這般答覆,很多人頓時擊掌讚歎,有人隨即問,“那麼先生以為,眼下朝廷最大的弊政是甚麼呢?”

容與想了想,奉告他,“他是說,倘若為官時,誌向不在於幫手君主;為封疆大吏時,誌向不在於造福百姓;住在水邊林下做一個退隱之人,又不存眷世情民風的品德取向。如許的人,君子是不會屑於做的。”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