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都市娛樂 >心安即是歸處 > 第7章 靈魂獨立,不畏孤寂

第7章 靈魂獨立,不畏孤寂[第9頁/共11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至於小我心中思惟豪情的衝突,則多數起於私心邪念。解之之方,唯有毀滅私心,學習諸葛亮的“淡泊以明誌,安好乃至遠”,庶幾近之。

從天下汗青上來看,中國的春秋戰國期間,怪論最多。有的乃至針鋒相對,比如孟子講性善,荀子講性惡,是同一個大學派中的內部衝突。就是這些異彩紛呈的怪論各自沿著本身的路數一代一代地生長下去,成為中華民族文明的淵源和根本。

多少年以來,我的座右銘一向是:“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儘便須儘,無複獨多慮。”老誠懇實的、樸樸實素的四句陶詩,幾近用不著任何解釋。我是如何實施這個座右銘的呢?不過是順其天然、隨遇而安罷了,冇有甚麼奇招。

天下有冇有傻瓜?有的,但卻不是被彆人稱作“傻瓜”的人,而是以為彆人是傻瓜的人,如許的人本身纔是天下最大的傻瓜。

積將近九十年的經曆,我深知天下上確切是有好人的。乍看上去,這個觀點的智商隻能達到小學一年級的程度。這就即是說“每小我都必須用飯”那樣既實在又平淡。

怪論有甚麼用處呢?

1997年3月11日

上麵說的能夠說是常態的送禮,可惜(或者也並不成惜)另有變態的。我小的時候,我們街上住著一個貧民,大師都喊他“處所”,有學問的人說,這就即是漢朝的亭長。每逢過年過節的早上,我們的大門剛一開,就會看到他笑嘻嘻地一手提了一隻雞,一手提了兩瓶酒,跨進大門來。雞咯咯地大吵大嚷,酒瓶上的紅簽紅得炫人眼睛。他嘴裡卻喊著:“給老爺太太送禮來了。”因而我嬸母就立即拿出幾毛錢來交給老媽子送出去。這“處所”接了錢,並不像普通送禮的一樣,還要儘力鬥爭,卻仍舊提了雞和瓶子笑嘻嘻地走到另一家去喊去了。這氣象我一年起碼見三次,厥後也就不覺得奇了。但有一年的某一個節日的淩晨,卻見這位“處所”笑容滿麵地跨進我們的大門,嘴裡不喊“給老爺太太送禮來了”,卻拉了我們的老媽子交頭接耳說了一大篇,厥後終究放聲痛罵起來。老媽子出來奉告了我嬸母,仍然是拿了幾毛錢送出來。這“處所”道了聲謝,出了大門,老遠還聽到他的罵聲。厥後老媽子奉告我,他的雞是本身養了預備下蛋的,每逢過年過節,就臨時委曲它一下,被縛了雙足倒提著陪他出來逛大街。玻璃瓶子裡裝的隻是水,內裡紅簽是向鋪子裡借用的。“處所”送禮,在我們那邊誰都曉得他的企圖,以是向來冇有收的。他跑過一天,衣袋塞滿了鈔票才返來,把瓶子裡的水倒出來,把雞放開。它在一整天“陪綁”之餘,還忘不了替他下一個蛋。但本年這“處所”倒運。向第一家送禮,就碰到一家才搬來的外省人。他們竟誠懇不客氣地把禮品收下了。這怎能不讓這“處所”忿忿呢?他並不是怕瓶子裡的涼水給他泄漏本相,肉痛的還是那隻雞。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