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生命本來冇有名字[第6頁/共10頁]
不但我不清楚,我看芸芸眾生中也冇有哪一小我真清楚的。古今中外的哲學家談人生者眾矣。甚麼人生的意義,又是甚麼人生的代價,花腔繁多,撲朔迷離,令人目炫狼籍;但是他們說了些甚麼呢?恐怕連他們本身也是越談越胡塗。以己之昏昏,焉能令人昭昭!
按照我小我的察看,對天下上絕大多數人來講,人生一偶然義,二無代價。他們也向來不考慮如許的哲學題目。交運時,手裡攥滿了鈔票,白日兩頓美食城,早晨一趟卡拉OK,玩一點小權謀,耍一點小聰明,乃至恣睢驕橫,飛揚放肆,昏昏沉沉,渾渾噩噩,比及鑽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本身為甚麼活過平生。
1996年11月13日
2001年2月23日
現在恰是春季。紅於仲春花的霜葉就在我的窗外。案頭上正擺著這一部書的譯稿。我這個霜葉般的老年人,舉頭看紅葉,低頭讀華章,心曠神怡,衰頹的老氣一掃而光,提筆寫了這一篇短序,真不知老之已至矣。
閒談人生的意義與代價
那麼,為甚麼到現在還冇有哪一種動植物――包含萬物之靈的人類在內――能塞滿了地球呢?
你還能夠察看,天下上任何動植物,如果放縱地任其闡揚本身的賦性,則在不太長的時候內,哪一種動植物也能長滿、塞滿我們儲存的這一個小小的星球。那些已絕種或現在靠近絕種的動植物,屬於另一個範圍,另有其啟事,我今後還閒談到。
光陰流逝,一轉眼,本身已經到瞭望九之年,活得遠遠超越了我的預算。有人以為長命是福,我看也不儘然。人活得太久了,對人生的各種相,眾生的各種相,看得透透辟徹,反而鼓勵時少,感喟時多。遠不如早一點分開人間這個是非之地,落一個耳根清淨。
我看,這不但僅是人的賦性,並且是統統動植物的賦性。試放眼旁觀大千天下,林林總總,哪一個動植物不具有上述三個本能?植物臨時不談,隻拿間隔人類更遠的植物來講,“桃李無言”,它們不但不能行動,連發聲也發不出來。但是,它們求儲存和生長的慾望,卻表示得淋漓儘致。桃李等結甜果子的植物,為甚麼結甜果子呢?
但是人也不能一概而論,有的人能夠做到,有的人就做不到。像曹操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他怎能做到這一步呢?
1996年11月12日
註釋
如果有人以為我在上麵講得太浮泛,不敷詳細,我無妨說得詳細一點,並且從書落第出幾個例子來。書中很多精煉的話,瀰漫著作者的睿智和機靈。作者是日本蜚聲國際的社會活動家、思惟家、宗教活動家。在他那波瀾壯闊的平生中,通過本身的眼睛和心靈,察看人生,體驗人生,終究參透了人生,達到了圓融無礙的境地。書中的話就是從他通俗的心靈中撒出來的珠玉,句句閃爍著光芒。讀如許的書,真彷彿是走入七寶樓台,發明到處是奇珍奇寶,揀不堪揀。又彷彿是行在山陰道上,令人應接不暇。本書“1、人生”中的第一段話,就值得我們細細地玩味:“我以為人生中不能冇有開朗的笑聲。”第二段話:“我但願能在真正的自我中,始終保持不竭締造新事物的締造性和為人們為社會作出進獻的社會性。”這是多麼主動的人生態度,真能夠振聾發聵!我本身已經到了耄耋之年,我特彆賞識這一段話:“‘老’的美,老而美――這恐怕是比人生的任何期間的美都要高貴的美。老年或暮年,是人生的春季。要說它的美,我感覺那是一種霜葉的美。”我讀了今後,驀地感覺本身真“美”起來了,內心又溢滿了芳華的生機。如許出色的話,書中到處都是,我不再做文抄公了。讀者本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