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曆史軍事 >抗戰之血色殘陽 > 蘇聯坦克的發展曆程

蘇聯坦克的發展曆程[第2頁/共20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KB—60M設想局在改進“430項目”上的儘力終究有了成果,“432項目”獲得了蘇聯陸軍的承認,成為蘇軍下一代製式主戰坦克,軍方編號為T—64。T—64坦克在1963年10月在馬裡舍夫工廠量產。而就在T—64坦克方纔開端量產的時候,設想局已經開端研製它的改進型了。

1998年在希臘停止的測試在當時是一個奇特而值得記唸的事件,因為這是前蘇聯T係列坦克完整遵循北約主戰坦克測試標準與北約最好的主戰坦克一起同場競技,這在汗青上前所未有。在對抗測試中,T—84坦克在北約同業們麵前表示相稱傑出。但是,測試仍然透暴露T—84主戰坦克在新技術應用上顯得後進。測試中得出的經驗使T—84坦克的設想師們在而後一向努力於研製集合了西方和前蘇聯坦克長處的更先進的計劃。因為設想上的嚴峻改進,T—84U主戰坦克具有了與西方最早進坦克對抗的才氣。

T—34坦克的量產是183廠的設想師和工人們長達三年的儘力事情的序幕,就在拂曉的曙光已經揭示的時候,因為積勞成疾,米哈依爾·I·科什金於1940年9月26日與世長辭。科什金的早逝是蘇聯坦克設想界的嚴峻喪失,他的門生和好友亞曆山大·A·莫洛佐夫接任了KB—520坦克設想局總工程師的職務。

留給設想局進級改進T—32坦克、加強其裝甲防護和火力的時候非常有限,但設想局勝利完成了這兩方麵的改進。改進後的原型車被定名為T—34坦克,而後不久便成為蘇聯赤軍在到二次天下大戰中最首要的主戰兵器。

T—34係列坦克的批量出產在1940年6月開端,到年底共有115輛T—34中型坦克下線。1940年6月,蘇聯當局決定在海內其他幾家大型坦克出產企業也建立T—34坦克出產線,同時完工,以使陸軍軍隊能儘早的設備這類優良的坦克。決定做出後,KB—520設想局立即將大量技術圖紙和檔案送達斯大林格勒拖遝機廠(StalingradTractorPlant)和索爾莫沃造船廠(SormovoShipbuildingPlant)。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