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武俠仙俠 >星宿劫 > 第十八章 空寺空人

第十八章 空寺空人[第2頁/共4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必然豐熟是物賤,休兵罷甲讀文書。”

光化三年,張承奉獲得唐昭宗的承認,被朝廷正式任命為歸義兵節度使兼敦煌刺史,另領諸多爵位,暫不述之。

隻是人尊佛,人敬佛,欲以香火錢求福祿功德,並非何時何地都能得償所願,很多時候,乃至連根基的性命都得不到保障。

到頭來皆是一場空罷了。

詩分歧於經,詩可成經,經則一定可成詩,何況經文晦澀,常常入人耳卻入不得民氣,縱使見效,也多是唸佛者本身收益,十人當中存一二聽眾已是難能寶貴,知己二字乾脆莫提。

正因如此,誦經者有無知己顯得主要很多,但唸詩者,總要有知己在旁,才氣最大程度發掘詩的意義和魅力。

但若與群雄爭相逐鹿的中原比擬,河西反倒顯得相對穩定,自五胡亂華起,便不乏逃往河西出亡的中原百姓,此中乃至還包含一些當世大儒。儒術的傳入,對餬口在河西片區的人們影響不成謂小,與佛法比擬,卻也不成稱大。

瞧見此幕,白衣男人卻隻淡笑道:“本來空寺也有幽蘭。”

玄宗朝時安史之亂髮作,唐王朝團體國力由盛轉衰,吐蕃乘虛攻占河西隴右。建中二年沙州陷於吐蕃,緊接著河西各州鎮接踵淪亡,一陷便長達數十年之久,唐軍數次撻伐皆無功而返。

恰是此舉,一度讓李明振佳耦嚴峻不滿,憂愁之下,率先發難,縝暗害劃之下,終率將士誅殺索勳,改成擁立張議潮之孫張承奉為歸義兵節度使。

一縷暗香平空來,開蘭花,化人形。

但他確已是中年。

太宗貞觀十九年,高僧玄奘從天竺取經返回,經敦煌回到長安,河西複定,佛法再興。

終究還不是落得個後秦殺帝,西秦滅太子,國破江山覆的可悲了局。

月離於畢,將有大雨。

不久後,絲綢之路應運而生,自長安起,經河西走廊到敦煌,繼出玉門關和陽關,沿崑崙山北麓和天山南麓,分南北二線。南線以敦煌為起點,經樓蘭越蔥嶺而到安眠,北線亦由敦煌起,卻經高昌、龜茲、越蔥嶺而至大宛。

文帝崩後煬帝即位,初時國力鼎盛,前期倒是大亂,東.突厥順勢崛起,大業十三年七月,武威郡鷹揚府司馬李軌舉兵反隋,占據包含敦煌在內的河西,複於涼地建涼國,定都姑臧,建元安樂,歸附於東.突厥。

隋文帝一樣崇信佛教,曾幾次下詔各州製作舍利塔,詔命遠至敦煌,於莫高窟中另行開窟數十餘,皆範圍弘大,技藝高深。

入空寺,如遁佛門,即便貧乏至心,七情六慾這幾字,也不是說斬斷就能斬斷的,不然怎會有“野火燒不儘,東風吹又生”之類的說辭?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