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都市娛樂 >易中天中華史:禪宗興起 > 第15章 大洗牌(3)

第15章 大洗牌(3)[第2頁/共5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不能切當地曉得阿育王的設法。或許在他看來,好東西就該與人分享。讓更多的人在佛光普照之下獲得擺脫,則無疑是功德無量的事情,也表現了菩薩心腸。

更何況,中華天子即便自稱弟子,那也是天字第一號的大弟子,乃至被認定為佛陀轉世或天尊下凡。得道高僧和成仙羽士也隻要禮拜讚美的份,那裡還能平起平坐?何況更多的時候天子還是孔夫子的好門生,佛教和玄門能夠敲敲邊鼓分一杯羹,就已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了。

汗青上所謂印度文明,是在公元前1400年今後由雅利安人(Aryans)締造的。這些移民來自突厥斯坦(Turkestan,在今哈薩克斯坦南部奇姆肯特州),文明服從被稱為吠陀(Vedic),意義是“崇高的知識”。既然如此,他們實施種姓軌製,把握崇高知識的祭司婆羅門位居第一品級,提出吠陀天啟、祭奠全能和婆羅門至上三綱領領,就都不奇特了。[31]

厥後鼓起的印度教卻明顯冇有這個興趣。他們跟猶太教一樣,更情願對峙本身的民族性,乃至階層性。這個新的綜合體固然接收了佛教和耆那教部分教義,本質上卻仍屬婆羅門。三位巨大的神――梵天(Brahmā,梵文,下同)、毗濕奴(Visnu)和濕婆(Siva)彆離作為天下的締造者、庇護者和粉碎者共存於頂級,然後繁衍出浩繁的神。

跟阿拉伯帝國一樣,中華帝國向來就冇有過教權和王權的同時並存,平分秋色。分歧的是,後者從東漢末年起就有以宗教為名義和號令的反當局武裝鬥爭。隻不過,從黃巾叛逆到承平天國,爭奪的都不是教權,而是政權。

當然,這內裡實在存在題目:中華和印度兩大文明畢竟異質,就像希臘和希伯來。幸虧文明史上並不乏此類奇特的組合,比如羅馬教皇與法蘭克人的聯盟。可見天下上冇有永久的朋友,也冇有永久的仇敵。政治如此,文明亦然。

這倒不難瞭解。奇特的是,固然印度盛產宗教,印度人也充滿宗教感情,卻隻要佛教走向了天下,印度教、耆那教和錫克教都不邁出國門一步,這又是為甚麼呢?

現在能夠做總結了。彷彿能夠這麼說:自從隋煬帝打通南北大運河,穆罕默德在麥加獲得天啟,天下就進入了洗牌的期間。洗牌風起雲湧地持續了好幾個世紀,從阿拉伯人建立天下大帝國,日耳曼蠻族成為歐洲新仆人,直到成吉思汗的蒙古旋風橫掃歐亞大陸,奧斯曼土耳其成為伊斯蘭天下的主宰,拜占庭作為千年帝國落下帷幕。

要答覆這些題目,又必須先看武則天。

這是合適印度國情的。品級森嚴合適種姓軌製,多神崇拜合適多元文明,是以很快就占了上風。冇法回到故國的佛教隻好持續遠行,到異國他鄉去尋覓前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