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註釋[第4頁/共5頁]
[26]請參看溫克爾曼《當代藝術史》第四卷《論希臘人的藝術》。
[12]索福克勒斯完成《安提戈涅》,是在公元前442年(一說441年);聶政刺韓,是在公元前397年(韓烈侯三年)。以是索福克勒斯和聶榮可算同期間人。鉏麑他殺,是在公元前607年(晉靈公十四年)。以是鉏麑與聶榮、安提戈涅相距二百多年。
本卷觸及之史實,均請參看《左傳》、《國語》、《戰國策》和《史記》。
[8]事見《左傳·魯哀公十五年》、《孔子家語·子貢問》。
[6]《詩經·鄭風·東門之》:“東門之,茹藘在阪。其室則邇,其人甚遠。”
[8]此段闡發,請參看童書業《春秋史》。
[9]《詩經·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實在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實在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6]《兔罝》之兔為於菟,最早由宋朝王質提出,聞一多《詩經通義》亦有證明。
[10]荊軻事蹟,見《史記·刺客傳記》。
[13]見《左傳·閔公二年》、《國語·晉語一》。
[11]見《左傳·定公八年》。
[5]趙氏家屬的鼻祖是趙夙,然後順次是共孟、趙衰(趙成子)、趙盾(趙宣子)、趙朔(趙莊子)、趙武(趙文子,亦即“趙氏孤兒”)、景叔、趙鞅(趙簡子)、趙毋恤(趙襄子)。趙襄子歸天後,他的弟弟擯除襄子指定的交班人,自主為家君,這就是趙桓子。桓子即位一年後歸天。國人以為桓子的得位分歧適襄子遺言,便殺了桓子的兒子,立襄子指定的趙浣為君,是為“獻侯”。此事在本中華史第二卷《國度》第三章曾經提到。
[19]請參看約翰·德林瓦特主編《天下文學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21]請參看王國維《宋元戲曲考·上古至五代之戲劇》。
[8]《詩經·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躇。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1]呂甥名飴(讀如儀),是晉侯的外甥,采邑在呂(今山西省霍縣西),以是叫呂甥。又因為陰(今山西省霍縣東南)、瑕(今山西省臨猗縣四周)也是他的采邑,以是也叫陰飴甥、瑕呂飴甥。
[17]事見《左傳·僖公四年》。
[5]事見《左傳·魯襄公十七年》。
[17]夏姬被帶到楚國,是在魯宣公十一年(前598);襄老戰死在鄭國,是在魯宣公十二年(前597);夏姬和巫臣私奔到晉,是在魯成公二年(前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