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註釋[第5頁/共5頁]
[14]事見《左傳·昭公十九年》。
[17]事見《左傳·僖公四年》。
[8]卿,是當代天子或諸侯所屬之初級幫手,有上中下三等。位類上卿而在朝者,叫“正卿”,也叫“塚卿”。
[10]見《荀子·王霸》。
[6]請參看範文瀾《中國通史》。
[9]事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退避三舍,是晉文公在公元前637年對楚成王的承諾。
[8]《詩經·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躇。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28]均見《左傳·莊公三十二年》。
[13]《詩經·齊風·雞鳴》:“‘雞既鳴矣,朝既盈矣。’‘匪雞則鳴,蒼蠅之聲。’‘東方明矣,朝既昌矣。’‘匪東方則明,月出之光。’”
[3]知氏的知,讀如智。以是知伯也寫作“智伯”。《史記》之《趙世家》為“知伯”;《刺客傳記》作“智伯”。智伯名瑤,諡號“智襄子”。
[2]關於春秋和戰國兩個期間各自的起止年代,自古以來就眾說紛繁並無定論,隻要戰國終究公元前221年秦並天下無貳言(請參看李學勤主編《春秋史與春秋文明》、《戰國史與戰國文明》)。本書偏向於采取範文瀾《中國通史》說,即春秋止於公元前481年,戰國始於公元前403年,春秋與戰國之間有78年的空檔,可稱為“春秋戰國之際”。
[15]見《國語·晉語二》。
[9]本節事見《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19]請參看《公羊傳·僖公二十一年》。
[1]請參看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攻訐〉導言》。
[16]據《左傳·莊公二十八年》,晉獻公“烝於齊薑”,生秦穆公夫人穆姬和太子申生。烝,就是與母親輩的女人產生性乾係。齊薑是甚麼人,有爭議。
[9]《詩經·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實在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實在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8]事見《左傳·僖公十年》、《史記·晉世家》。
[4]事見《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國語·魯語上》。
[25]請參看丹納《藝術哲學》。
[5]《詩經·鄭風·狡童》:“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1]招降的說法,請參看童書業《春秋史》。
[11]見《孟子·離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