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註釋[第3頁/共5頁]
[13]語見《左傳·昭公十八年》。
[21]請參看王國維《宋元戲曲考·上古至五代之戲劇》。
[4]事見《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國語·魯語上》。
[5]《詩經·鄭風·狡童》:“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14]見《國語·晉語一》。
[10]見《荀子·王霸》。
第六章
[13]據徐中舒《士王皇三字之探原》。
[15]見《國語·晉語二》。
第四章
[13]《詩經·齊風·雞鳴》:“‘雞既鳴矣,朝既盈矣。’‘匪雞則鳴,蒼蠅之聲。’‘東方明矣,朝既昌矣。’‘匪東方則明,月出之光。’”
[1]請參看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攻訐〉導言》。
[5]事見《左傳·魯襄公十七年》。
第三章
[7]據楊伯峻《左傳·襄公二十七年》注。
[6]請參看範文瀾《中國通史》。
[3]宋襄公死在蒲月,晉惠公死在玄月。
[3]《詩經·鄭風·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彆人。狂童之狂也且。”
[7]事見《禮記·檀弓上》。對這一記錄的解釋請參看張蔭麟《中國史綱》。
[6]鉏是多音字,也是鋤的異體字。用於國名,讀如徐;用於“鉏”(齟齬),讀如舉;用於姓氏,讀如除。麑,讀如尼或迷。本書所述鉏麑刺殺趙盾等事,整合了《左傳》、《國語》、《公羊傳》、《呂氏春秋》、《史記》之《晉世家》和《趙世家》諸家所說。
[17]事見《左傳·僖公四年》。
[21]事見《左傳·襄公十四年》。
[14]請參看《國語·齊語》。
[9]《詩經·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實在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實在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17]語見《左傳·昭公十一年》。歲星就是木星。營室,即二十八宿的室宿,有兩顆星,即飛馬座的α和β。大梁,為十二星次之一,相稱於黃道十二宮的金牛宮。
[11]見《左傳·定公八年》。
[1]招降的說法,請參看童書業《春秋史》。
[11]見《孟子·離婁上》。
第二章
[6]晉獻公歸天,是在魯僖公九年玄月;裡克策動兵變,是在同年十月。
[23]帝子,就是公主;北渚(讀如主),北邊水中的小洲;眇眇(讀如秒),遙遙瞭望;嫋嫋,輕風吹拂。下,讀如戶。
[3]知氏的知,讀如智。以是知伯也寫作“智伯”。《史記》之《趙世家》為“知伯”;《刺客傳記》作“智伯”。智伯名瑤,諡號“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