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曆史軍事 >荒村拾遺 > 北寨村·白洋泉河

北寨村·白洋泉河[第2頁/共5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劈麵的一座老宅子,是白叟的祖產,現現在也住著好幾戶人家,都是本家兄弟。老宅大門上的木雕在“文革”中被剷掉了,兩麵有桃形的鐵片支棱著,生著厚厚的鏽跡,問了很多人,誰也說不清這個桃形鐵片是做甚麼用的。走出來,連著門樓有一個木質照壁,照壁中間的斑紋模糊可辨。照壁上有兩扇門,平時關著,家裡有白叟歸天往出抬棺材的時候才翻開。老式的四合院,高低兩層,磚木佈局。牆基是大塊的石雕,刀法細緻圓潤,殘留著昔日的都麗堂皇。本來的雕花門窗也大部分被換掉了,看著像是一件手繡旗袍縫上了中山裝的口袋。

這是一個標緻得近乎富麗的村落,幾座明清期間的大宅子,重門疊掩,讓這個村莊充滿了古色古香的味道。團體的修建氣勢透著豪華、妥當、厚重的魅力。牆上鑲嵌著拴牲口的石扣,被鑿成一個牛鼻子的形狀,玩皮敬愛。院落之間層層套疊,精彩的磚雕和大門上紛披的木雕花飾,記錄著舊時光陰的津潤與豐美。村民大部分姓董,也有姓周的,卻對於這個村莊的汗青都不甚體味。傳聞有一戶人家存有家譜,可惜人住到城裡去了。村民說前不久有河南人來到這個村莊認祖,闡發祖上大抵是從河南上來的。

拍照中間,那位曾經見過一麵的中年婦女走來叫用飯,原覺得隻是一句客氣話,誰知竟真的做好了,南瓜鹵子手擀麪。我和丈夫固然不餓,但美意難卻隻好跟著去了。這位村婦五十多歲年紀,後代都不在家,有在煤礦上班的,有給人打工的,她和男人種著十幾畝地和一些樹,吃不了的糧食賣了錢,日子過得還算充足。

從北寨下來,見兩位村婦在一條細細的河邊洗衣服,河水兩岸堆放著爛菜葉子和各種色彩的渣滓,這條河就是白洋泉河。河水清澈純潔,從一條塑料管子裡汩汩流出。

說著話,麪條就煮好了。鄉村的飯菜自有一種天然的暗香和真味。我一邊吃一邊和她拉呱著,問她:“孩子們會不會種莊稼?農忙的時候返來幫手嗎?”婦女說:“現在我們都還無能,用不著他們。”我又問:“那今後你們的兒子們還會返來種地嗎?”婦女說:“不會了,他們都不會種莊稼,在內裡都有事情了,再說也都不會返來了。”我問:“那你這屋子另有你的地盤將來如何辦?”婦女說:“誰曉得啊,今後的事情今後再說吧。”

走進村莊,在一座老宅子上麵,沿牆根排開坐著一溜村民端著大碗在吃中飯,場麵很有些壯觀。如許的用飯陣仗多少年不見了,乍一看到,彷彿昔日重來,惹得我嗬嗬大笑起來,老鄉們熱忱地和我打著號召,問我吃過冇有,要不要再吃點。一名前不久見過一麵的中年婦女站起家來號召說:“我歸去給你們做飯去。”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