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遊戲競技 >民國清流.大師們的中興時代 > 第六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

第六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第2頁/共23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章太炎在北平的眾弟子,在北平為教員停止悲悼會和遺墨展覽會。悲悼會現場,眾弟子擬一輓聯以寄哀思:

人們當然不會健忘,周作人在老友李大釗就義時震驚、哀思的景象。當《順天時報》頒發文章肆意向李大釗的英魂大潑汙水時,周作人氣憤了,持續頒發《偶感》《日本人的美意》等文,保衛李大釗的一世英名,說他是“以身殉主義”的高風亮節之人。文章正氣凜然。周作人還與胡適等人庇護李大釗遺孀、遺孤,心中還惦記取李大釗文集的出版。

不重視抗戰的實際籌辦,一味高唱“唯品德論”,乃是一種新國粹主義,也是“左傾”空談袒護下的悲觀抗戰論。周氏兄弟的攻訐,意義深切。

躲在“苦雨齋”裡,孤單著,但又不是“談風月講興趣”,那無能甚麼呢?作為“五四”那代人且為骨乾的周作人,不體貼政局、不觸及時勢是不成能的。

八道灣在西城,是名副實在的一條曲折的冷巷。進門去,一個冷蕭瑟落的院子,多數個院子積存著雨水,我想這就是“苦雨齋”定名的由來了。臨街一排屋子算是客堂,地上鋪著涼蓆,陳列粗陋……上房是一明兩暗,明間像是書庫,橫列著一人多高的幾隻書架,中西冊本雜陳,但很整齊。右麵一個暗間房門虛掩,不知何為麼的。左麵一間明顯是他的書房,有一塊小小的鏡框,題著“苦雨齋”三字,是沈尹默先生的手筆,一張龐大的柚木書桌,上麵有筆筒硯台之類,清清爽爽,一塵不染,彆的便是簡簡樸單的幾把椅子了。按例有一碗清茶獻客,茶具是日本式的,帶蓋的小小茶盅,小小的茶壺有一隻藤子編的提梁,小巧而淡雅。永久是清茶,淡淡的青綠色,七分滿。屋子是頂淺顯的北平式的鬥室子,但是四白落地,幾淨窗明。

我們感受著預報暴風雨到來的低氣壓,感覺章太炎先生的定見,當“救國”“禍國”兩詞能夠隨人播弄的現階段,尤有嚴峻的意義……

文章既消弭言論對章太炎冠以“複古”“保守”的成見,又是對百姓黨當局的揭穿和攻訐。

並不“專談風月”,對乃兄熟諳透辟

餬口常常充滿悖論。胡適平生對日本的政治文明非常敬佩。而從室伏高信的《胡適再見記》能夠看出日本人一向視胡適為“排日的煽動家”“門生抗日活動的指導者”。胡適方如夢初醒,方知當他到日本列島,走下郵輪時,為甚麼竟無一個日本人到船埠迎迓。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