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遊戲競技 >民國清流.大師們的中興時代 > 第六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

第六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第1頁/共23頁]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名師執筆美人蔘,畫出冬烘兩鬢斑。

在魯迅眼裡,他是附和周作人的。在魯迅三弟周建人寫的《致周作人書》中,可知魯迅與他的說話,魯迅說了上麵彆有見地的話:周作人的很多定見,“有很多處所,反動青年也大可采取,有些人把他一筆勾消,也是不該該的”。當然,魯迅這些話,隻是說給三弟聽,並未敢公之於眾,魯迅是深知厥結果的。

查1932年11月20日,魯迅回北平看望病中老母魯瑞,與許廣平的通訊,當中就有如許的話來評價周作人:

“周啟明頗昏,不知外事”的考語,有點牽強。僅因廢名攻訐他,就遷怒於周作人,難以服人。

魯迅若聽到歐內斯特·海明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的感言,會如何想呢?海明威說:

霧鬢雲裾絕代姿,也能妖豔也能奇。

吳承仕凜然反擊,他在《與或人書》(《吳承仕文錄》)一文中寫道:

孤單的周作人在“苦雨齋”寫的讀書條記體的精美散文,給寥落的文壇,添了很多活力和熱烈。讀者能夠常常從《至公報·文藝副刊》《論語》《人間世》《青年界》諸多報刊上,讀到署名知堂、豈明的文雅文章。

周作人一貫平和淡然,但在此這等刻薄刻薄,定有深層啟事。這讓人想起魯迅那篇《趨時和複古》。該文頒發在1934年8月15日的《申報·自在談》。文章一開首說:

腳下魚鱗方步穩,壺中芝豆老懷寬。

1932年12月6日,胡適在接管北平《晨報》記者采訪時說:

冇多久,他們二人還在《論語》上以詩相和。劉半農詩為《自題畫像》,雲:

2月24日,胡適與英國大文豪蕭伯納見麵。胡適對蕭伯納說:

周作人在《苦茶漫筆·長之文學論文集·跋》中,以為右翼活動是修建在“狂信”的根本上的“新禮教”,奉告人們“狂信是不成靠的,剛脫了舊的專斷,便會走入新的專斷”。周作人一向在反對“以文藝作政治的手腕”,要求文學成為“傳道”與“載道”的東西的。

躲在“苦雨齋”裡,孤單著,但又不是“談風月講興趣”,那無能甚麼呢?作為“五四”那代人且為骨乾的周作人,不體貼政局、不觸及時勢是不成能的。

1935年6月27日,胡適寫長信給交際部部長王世傑,信中說:

周作人致曹聚仁的信的觀點,與同時候胡適在《獨立批評》上頒發的《天下震驚以後》的觀點,很靠近。胡適攻訐曰:麵對武裝到牙齒的日本勁敵,“我們的統統寶貝:標語標語、精力文明、寶華山唸佛、金剛時輪法會、‘泰初式’的武備與運輸”是抵抗不了的。與周作人攻訐百姓之“大刀隊可勝於空軍,打拳可敵坦克”的輕敵思惟附近,指出非理性的輕敵之論,是抵抗不了日本侵犯的。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