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遊戲競技 >民國清流.大師們的中興時代 > 第六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

第六章 民國二十五年(1936)[第10頁/共23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此文甫一頒發,《至公報》即有《就操縱“無構造”和“非當代”來與日本一拚》一文迴應胡適。自稱董時進的作者號令“脫開赤膊,提起鐵匠鋪打的大刀”,與鬼子冒死。“我們的老百姓到了草根樹皮都冇有,他們不吃也成,到餓死也不會騷動,更不會同兵士爭糧餉”,“到需求時,我們正無妨操縱百姓的缺點,使軍閥慣用的手腕,去榨他們的錢,拉他們的夫。歸正我們的百姓好對於,能刻苦,肯從命,就拉他們上火線去死,儘其統統拿去供軍需,他們也不會出一句牢騷”。

先生慈鑒,手諭敬悉,旭初矚望之殷,勸勉之切,唯有感激,暑假今後,自當南下。私冀時奉明誨,俾免隕越。如或國難日深,中樞顛隕,托命何所,當不成知,則戔戔約言,又不敷道矣。

藍布大衫偏竊喜,笑看猴子沐而冠。

——集狀元、共產黨員於一身的傳授吳承仕

這回的事件充足證明前三年東三省二十萬大兵的不抵當是實在無才氣抵當。一年零五個月的清算與彌補還不能抵當,熱河的絕好天險天時還不能抵當,能夠證明這類敗北軍隊遇著當代化的敵軍必將如枯葉之遇勁風,朽木之遇利斧,無有不崩潰之理。

周作人一貫平和淡然,但在此這等刻薄刻薄,定有深層啟事。這讓人想起魯迅那篇《趨時和複古》。該文頒發在1934年8月15日的《申報·自在談》。文章一開首說:

1931年,吳承仕先生聘請太炎生生來講學,真可謂前呼後擁,老先生端坐講台,弟子檢齋(即吳承仕)、玄同、逖先、幼漁、兼士等垂手分立擺佈,太炎先生口操浙語口若懸河報告,玄同先生以國語翻譯,檢齋先生幫忙板書,一講數小時,這些常日在我們青年眼中的權威名傳授,卻始終畢恭畢敬,站著不敢有怠。足見當時師之尊、弟之敬的程度,至今仍傳為嘉話。

1936年7月,胡適到美國插手承平洋國際學會第六屆年會。路過日本時,他專門到神戶找室伏高信談了一次話。1935年10月3日,日本學者室伏高信曾要求胡適為《日本批評》寫一篇文章。胡適就寫了《敬告日本百姓》,登載在《日本批評》(11月號)上。文章警告日本“絕壁勒馬”,“苦心無邊,轉頭是岸,不轉頭的傷害是不能設想的”。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