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遊戲競技 >民國清流.大師們的中興時代 > 第四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

第四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第3頁/共24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我所但願者,隻是一點思惟談吐自在,使我們能夠公開的替國度想想,替群眾說說話。我對於政治的興趣,不過如此罷了。我向來不想插手實際的政治。

(吾鄉小孩子選炒蠶豆六枚,於一麵去殼少量,謂之黃,其無缺一麵謂之黑,二人以上輪擲之,黃多者贏,亦仍以豆為籌馬;以成語首字與其他末字不異者聯句,如甲說“大學之道”,乙接說“道不遠人”,丙接說“人之初”等,謂之績麻)

胡適以如許的諍言,回擊一些彆有用心者對他的詆誣,嚴守政治貞操,“珍惜羽毛”是也。

有“刺周作人冒充儒釋醜態也”者,如:

魯迅當然也惦記取老母,從不拖欠西三條的餬口費一百五十元(或一百元)和家人的零費錢二十元,十年一向定時定量,物價漸漲,也從不增加。產生戰亂,南北斷郵,魯迅還特地在北平朋友宋子佩處存了一筆錢,以備不時之需。當然,魯迅對寄錢也會有些抱怨。比如1933年7月,周作人正為李大釗遺著出版有望而焦急的時候,魯迅給西三條的母親寫了一封如許的信,意味深長:

公然不幸言中,讓這麼多名流學者個人“做夢”,畢竟惹出費事。在各方高壓之下,胡愈之被商務印書館辭退。離他除夕寫征稿信過了三個月。最早破夢的,不幸竟是倡導“做夢”的人本身。

1929年5月,經人先容,幾次赴滬的張恨水,與上海《訊息報》副刊主編嚴獨鶴瞭解。因而便有張恨水的《啼笑人緣》自1930年3月起,連載於上海《訊息報》副刊《歡愉林》之事。

張恨水寫《啼笑人緣》,緣於北平的一個訊息。一個姓田的旅長,看中了一個有姿色的唱大鼓書女藝人高翠蘭,然後將她搶走。高翠蘭父母向田索討身價銀兩不遂,而將他告到法院。經審理,田被判刑入獄。高卻對田有好感而不忘情,回到家中,常與父母哭鬨,引發鄰居和訊息界重視(《章回小說大師張恨水》)。

《金粉世家》很快就拍成電影,電影院觀眾如潮。評書藝人改編成評書,天橋一帶的茶社,聽平話的人滿為患,再加上播送電台播送,《金粉世家》家喻戶曉。

公祭前幾天,周作人曾致函曹聚仁:

《獨立批評》頒發丁文江如許的政治主張,無異於公開應戰百姓黨的獨裁統治,可看到丁文江們對共產黨潛伏的憐憫與欽慕。但史家們一向掩蔽這些汗青。

4月,在中國共產黨的支撐下,很多學人在宣武門外下斜街浙寺為李大釗停止公祭。在哀傷的氛圍中,周作人帶著一個花圈並奠儀十元,呈現在公祭會上。為李大釗辦公祭,周作人天然曉得其政治目標,但他還是插手了,去告慰李大釗的英魂,死者畢竟是本身未幾的朋友之一。並且,讓他更哀思的是,李大釗赴死,而身後冷落。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