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遊戲競技 >民國清流.大師們的中興時代 > 第四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

第四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第13頁/共24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但令周作人冇想到的是,《五十自壽詩》竟引發一場不大不小的攻訐風波。起首發難的是,《申報·自在談》頒發了廖沫沙署名埜容的文章《人間何世?》並擁戴詩一首,中有:

《獨立批評》“不為用飯,不為名譽,隻是完整做公家的事”,越辦越好,胡適的“敬慎無所苟”的談吐態度與辦刊目標,深受讀者愛好。發行量“增加了一萬”,這在當時算是極脫銷的明禮拜刊了。

百姓當局所謂匪,就是武裝的共產黨。自從百姓黨反共以來,對於反共的名詞,顛末端幾次的變遷。最後的時候是“清共”,今後是“討共”,到了比來是“剿匪”。但是共產黨並冇有因為百姓黨對於他們竄改了稱呼,就喪失了他們政黨的資格;更冇有因為由“清”而“討”而“剿”,減少了武裝的權勢……究竟上是長江流域產生了第二個當局……共產黨是貪汙苛暴的當局形成的,是日日年年苛捐重稅而不可一絲一毫善政的當局形成的,是內鬨形成的,是當局軍隊“齎寇兵,資盜糧”形成的……正式承認共產黨不是匪,政黨……停止統統武力剿匪的打算和行動。

公祭前幾天,周作人曾致函曹聚仁:

——《五十自壽》與重訪日本“尋夢”的周作人

但樂無家不削髮,不皈佛教冇法衣。

胡適在《致周作人書》中自注曰:“昨詩寫吾兄高雅,今詩寫一個地痞的俗氣。”從詩中,我們能夠讀出胡適對閒適、悲觀的周作人,並不附和,乃至有諷刺、攻訐的味道。二人對人生的挑選也大相徑庭。

不趕熱場孤似鶴,自甘涼血懶如蛇。

想來珍惜紹興酒,邀客高齋刻苦茶。

張恨水雖有墨客意氣,但又是個不尚空談、崇真尚實,具有愛國主義精力的作家。他僅用了兩個月,就創作並公費出版了《彎弓集》。彎了弓射日,集子中的小說、詩詞、散文、腳本,皆是以抗禦外侮、鼓勵民族奮勇抗日為大旨的。他在序中痛陳“寇氛日深,民無死所”,深感“心如火焚”,“今國難臨頭”,當“必興說話,喚醒國人”。

3月5日,沈從文在《國聞週報》上頒發《禁書題目》一文,對百姓黨當局禁書提出質疑,更令他痛心的是“在當局群彥中,竟無一人能指出它的弊端,實為極可可惜的事情”。

自愧新詩終類狗,舊詩再作更畫蛇。

實在,如前所述,早在兩年之前,胡適就出版了《人權論集》,不但要求談吐自在,並且“要建立的是攻訐百姓黨的自在”(《人權論集·序》)。是年7月15日天津《至公報》頒發社評《報紙如何可覺得公眾說話》,攻訐百姓黨培植談吐。7月24日,又在社評《談吐自在與立言之態度》中,明白指出“錮閉思惟、乾與談吐”是百姓黨政治上最大的失策,號令公眾為談吐之自在鬥爭。胡適稱之“中國訊息報紙以天津為第一”。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