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遊戲競技 >民國清流.大師們的中興時代 > 第四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

第四章 民國二十三年(1934)[第12頁/共24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周作人出版《周作人小品文》。老舍寫長篇小說《仳離》。沈從文創作小說《邊城》《過嶺者》,散文《湘行散記》。朱自清出版散文集《你我》和《歐遊雜記》。冰心頒發小說《冬兒女人》《相片》。

周作人說的是究竟。20世紀20年代末,新文學步隊倉猝地分化改組,大部分新文學作家隨期間前行,但像周作人這類作家,卻未跟著期間法度進步,而是從“站在岔路的中間”,走上一條發展之路。他在1928年頒發的《閉戶讀書論》一文中說:

1936年夏,張恨水又推出《鼓角聲中》《中原豪俠傳》兩部新書,在他和報人張友鸞合辦的《南京人報》上連載。兩書要麼意在提示世人不忘日寇侵犯之威脅,要麼奉告人們加強民族認識。短短幾年,張恨水頒發很多表示中國抗日的相乾作品,兌現了本身在《彎弓集》自序中的“喚醒國人”的一介墨客的寂靜承諾。

有“刺從舊詩陣營打出來的所謂新墨客複作也”者,如:

《金粉世家》借“六朝金粉”的典故,以朱門公子金燕西與布衣少女冷僻秋的愛情故事為主軸,深切地反應了北洋軍閥統治下貴族之家由盛而衰的運氣,透視出官宦之家的各種腐朽、肮臟的餬口與思惟態貌。小說通過金、冷的愛情悲劇,切磋了分歧家世的婚姻觀、品德觀和人生觀是否能夠調和的題目。小說篇幅很長,故事並不龐大,講的是金燕西以各種手腕棍騙了冷僻秋母女的歡心,然後未婚先孕,倉促進婚。但金燕西稟性難移,仍在外尋花問柳。金父暴死,更無束縛,放浪無羈。見家道式微,遂又與新軍閥之妹白秀珠勾搭,與冷僻秋豪情完整分裂。在一場大火中,冷僻秋攜子逃離金府,始過自食其力的餬口。

《春明外史》在上海格外顫動,怕與小說“描述社會瑣事,以朋友笑謔”的媚俗審美思唯有關。更貿易化的上海,對文學的文娛性、興趣性看得更重。

今次的文學活動,其底子方向和明末的文學活動完整不異。

在這昏黑的年初,莫說東北三千萬群眾在帝國主義的刺刀下活享福,便是我們的全部國度、全部民族也都淪亡在苦海當中……在這冗長的冬夜裡,我們起碼還能夠做一兩個甜美的溫馨的夢。

吃肉應防嚼朋友,打油莫待種芝麻。

民國報紙和自在知識分子,傲然麵對殘暴的統治者,勇於抗爭,勇於發聲,寫就了一部民國談吐史。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