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遊戲競技 >民國清流.大師們的中興時代 > 第二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

第二章 民國二十一年(1932)[第2頁/共21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胡適考據《紅樓夢》的第一篇文章《〈紅樓夢〉考據》問世,宣佈“新紅學”的出世。而胡適在北大的門生俞平伯、顧頡剛,在教員胡適的啟迪下,其“紅學”研討也碩果累累,與胡適一起,成為當時國表裡公認的“新紅學”權威與大師。

前麵已先容過的廢名,對老友俞平伯看得清楚,他在《古槐夢遇·短序》中說:

但1938年3月29日,北平、天津淪亡之際,錢玄同卻接管何克之的聘請,列席了有日本人山崎宇佐和文明漢奸插手的宴會。

從民國六年到現在,已整整過了十五年。這十五年中海內文藝界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動和相稱的進步,就把我們這班當初儘力於文藝改革的人,一擠擠成了三代以上的前人。

守常慘死,獨秀幽囚,《新青年》昔日朋友又少一人;

錢玄同是留日出身的,但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態度上,卻保持了一名學者的愛國主義態度。1931年九一八事情今後,錢玄同與統統日本人包含學者,都斷絕來往。幾近在交際場合,甚或在文人的宴會上,凡有日本人插手,他果斷不列席,如若偶見日本人,他會瞋目拂袖而去。

錢玄同念及國難與百姓的磨難而不飲宴,又以“公眾及火線兵士”“少慘死”,“不遭慘死”為由,“不再對峙不飲宴的主張了”,於情於理,皆不相悖。錢玄同“非以國難不用飯為名高”,我們當也不該以其“不再對峙不飲宴的主張”為怪,乃至責其自食其言。

小學本師傳,更?繹紐韻源流,黽勉求之,於古音獨明其真諦;

1932年,劉半農在編本身的《初期口語詩稿》時,在為之作的序中慨然曰:

5月,胡適、丁文江、傅斯年、蔣廷黻等留學西歐返來的有社會影響的學者,在北平創辦《獨立批評》週刊。創刊號清脆提出“獨立精力”,“不依傍任何黨派,不科學賴何成見,用負任務的談吐來頒發我們大家思慮的成果”。他們之間對很多題目的觀點並不分歧,如丁文江等人,和胡適在民主與獨裁題目上就爭辯了一年,這並無毛病他們的友情。

章太炎致錢玄同的信函中,有的還反應當時的政治情勢,如辛亥反動後章太炎因反袁世凱稱帝,被囚北京。1914年8月19日,寫信給錢玄同稱:“知弟近甚鬱鬱,仆亦不甚鎮靜,何不相過一談。”抗日戰役發作,章太炎以赴京講學為名,促少帥張學良抗日。講學時,錢玄劃一弟子或為翻譯,或代寫板書,或遞茶送水。章太炎暮年持續講學,建立出版《製言》雜誌,錢玄劃一主動參與。最令章太炎歡暢的是,錢玄同、吳承仕為他編印《章氏叢書續編》。章太炎親身作跋,跋中對錢、吳獎飾有加:“吳興錢夏,前為餘寫《小學答問》……忽忽二十餘歲,又為餘書是《考》。時勢遷蛻,今茲學者能識正篆者漸希,因而降從開成石經,去其泰甚,勒成一編,斯亦酌古準今,得此中道者。”章太炎歸天,錢玄同為教員作一副長聯為輓聯,並與同門為恩師在孔德黌舍會堂開悲悼會。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