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穩重’的李定國[第1頁/共3頁]
李定國捏住艾能奇的手:“能奇,彆打動,慎重些,爹臨死咋說的,讓你做事慎重些。”
“我說的有錯嗎,這狗玩意就該揍。”艾能奇端起茶杯,一碗熱茶潑了那人一身,那人嗷嗷慘叫,退到一邊,不敢再說話。
“識時務者為豪傑,現在大清如日中天,南明卻已現敗亡之勢,下官覺得,不如降了大清.......。”李尚書侃侃而談。
李尚書道:“現在韃子勢大,馬步齊備,我軍新敗,恐不能敵........。”
“是,俺要跟二哥學,不打動要慎重,慎重,嗬嗬。”艾能奇腦袋一擰,看向一邊。
孫可望聽到艾能奇也是安然,這才稍稍放心下來,四將軍當中,孫可望與艾能奇乾係最好,而李定國與劉文秀友情莫逆。孫可瞥見李定國身上有傷,喚來大夫,李定國倒是嫌棄費事,命親兵解下甲冑,略微一看,箭矢入肉不深,也冇傷及筋骨,順手拔出,讓親兵以烈酒洗濯,孫可瞥見狀,說道:“傷了不下一日了,二弟不成草率。”
剛措置完傷口,就見幾百馬隊到了,為首的艾能奇踉蹌上馬,說道:“快些進城,韃子馬隊就在我身後不到二十裡,怕不但兩千騎。”
和談勝利後能夠狡兔死嘍囉烹,如果和談失利,也就能找一個替罪羊,以免底下將領弟兄怨懟四將軍,畢竟大西老營與大明打了十幾年了,並不必然能接管歸附大明。隻是這番事理可對暴脾氣的艾能奇說不透,乾脆也就不說了。
汪兆齡是張獻忠大西政權的宰相,與四將軍一起從西充撤到綦江來的,還扈從了張獻忠的皇厥後,一向主張還是行事,不但要打糧搏鬥,還要求以皇後為主,由他輔政,一向是四將軍所不滿的,早在重慶時候,四人就成心撤除他,但現在看來,汪兆齡另有些用處,那就是與大明和談。
艾能奇本就是個暴脾氣,拔出刀來罵道:“驢球子!爹都死了,這牛鼻子還敢裝腔作勢,他覺得他是個甚麼東西,看我不砍了他的腦袋.........。”
四人簡樸清算,進了正堂,皇後陳氏端莊而坐,她是崇禎朝大學士陳演的女兒,大師閨秀,還是有幾分儀度的,而一旁站著的汪兆齡則讓人越看越不紮眼,四將軍對付著拜了拜,簾子就被放下來,四人分兩列坐下,十幾個碩果僅存的官員魚貫而入,站在中心稟事。
三人不顧辛苦,分開巡查城防和兵馬配屬,一個時候後在縣衙門前見麵,互一通聯,便相告城防安定,這便是西營精銳了,多年參軍,老於行伍,攻防轉換,很有章法。
李定國說道:“我與能奇率精騎突入清軍渡口,所殺都是投降的明軍,纏一起時,虜酋尼堪自上遊早已渡河,夾攻來攻,我隻能帶兵後撤,不慎中了韃子一箭,四弟覺得我重傷,非要留下斷後,但大哥莫要擔憂,我麾下兵馬都去援了,四弟不會有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