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穩重’的李定國[第2頁/共3頁]
汪兆齡是張獻忠大西政權的宰相,與四將軍一起從西充撤到綦江來的,還扈從了張獻忠的皇厥後,一向主張還是行事,不但要打糧搏鬥,還要求以皇後為主,由他輔政,一向是四將軍所不滿的,早在重慶時候,四人就成心撤除他,但現在看來,汪兆齡另有些用處,那就是與大明和談。
“咳咳,能奇,慎重!”李定國坐在艾能奇中間,輕咳一聲。
“皇後孃娘,丞相大人,我軍本與清軍離開,秋毫不犯,四位將軍卻私派兵馬會擊清軍於長江渡口,惹清軍來攻,此乃大罪也!”一官員大言不慚的說道。
綦江北門。
四人簡樸清算,進了正堂,皇後陳氏端莊而坐,她是崇禎朝大學士陳演的女兒,大師閨秀,還是有幾分儀度的,而一旁站著的汪兆齡則讓人越看越不紮眼,四將軍對付著拜了拜,簾子就被放下來,四人分兩列坐下,十幾個碩果僅存的官員魚貫而入,站在中心稟事。
剛措置完傷口,就見幾百馬隊到了,為首的艾能奇踉蹌上馬,說道:“快些進城,韃子馬隊就在我身後不到二十裡,怕不但兩千騎。”
孫可望瞪了艾能奇一眼,起家對皇後拜了拜,問:“現在韃子已經到城外,如何應對,請皇後示下,請丞相定奪。”
“二哥,彆打動,彆打動呀。”這下輪到艾能奇去勸李定國了。
和談勝利後能夠狡兔死嘍囉烹,如果和談失利,也就能找一個替罪羊,以免底下將領弟兄怨懟四將軍,畢竟大西老營與大明打了十幾年了,並不必然能接管歸附大明。隻是這番事理可對暴脾氣的艾能奇說不透,乾脆也就不說了。
三人不顧辛苦,分開巡查城防和兵馬配屬,一個時候後在縣衙門前見麵,互一通聯,便相告城防安定,這便是西營精銳了,多年參軍,老於行伍,攻防轉換,很有章法。
孫可望淡淡問道:“李尚書說改旗易幟,如何改?”
李定國捏住艾能奇的手:“能奇,彆打動,慎重些,爹臨死咋說的,讓你做事慎重些。”
陳氏冇有說話,汪兆齡朗聲說道:“不知諸位臣工有何計議?”
說著上前, 傷口,把色彩略深的血吐在地上,持續吸了幾口,又細心清理一番,纔是細細裹了,李定國一聲不吭,還與中間笑罵韃子狡猾,待孫可望清算完,他說道:“勞煩大哥了。”
“大哥,二哥,四弟!快些入衙吧,汪兆齡又遣人來催,說我們不經奏請就私行出兵重慶,還說.......。”劉文秀急倉促的走來,對三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