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曆史軍事 >漢末大丈夫 > 第77章 神童,與今古之爭

第77章 神童,與今古之爭[第2頁/共6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袁家不算黨人麼?陳藩竇武擅權的期間,袁湯就是兩人最信賴靠近的幕僚,都城中更是早有“事不諧,問文開”的流言,文開就是袁成的表字,也是袁紹法理上的父親,意義是說,這天下有任何難辦的事兒,就去求袁成,袁成必然能替你辦了。

而古文學派的幾大特性,一是推許周公,講究複古尊禮,二是更講究家屬在社會中的首要性,冇那麼多忠君愛國的東西,更誇大孝悌,說白了就是萬事以家屬為先,國次之,君再次之。

這楊彪較著是逗小孩的話,卻被他當真了,這楊修如果然能在十歲之前具有五經博士的水準,那就不是甚麼天賦,而是妖孽了。

這不就,完犢子了麼。

“這……”

舉個最不得當的比方,如果有報酬了國事而殺死本身的家人,這在今文學派眼裡這叫大大的忠臣,在古文學派裡,這就叫大逆不道。

這實在是一望可知的事兒,擺瞭然大師搞古文經學就是為了減少天子的聲望麼,今文經學是以天子作為絕對的權威去尊敬的,大師都不想聽天子的話,以是才搞出來的古文經學麼,但人家孔子是賢人,大師又不好說孔子說得不對,就搬出來一個比孔子更古的人,也就是周公出來了麼。

楊修聞言,不由感慨:“教員公然是怪傑,您曉得可真多啊,跟著教員學習,說不定會是一件非常風趣的事呢。”

但是皇權,到了桓、靈這兩輩的時候使起來也真的是力不從心,關西出了個馬融,就是搞古經的,那些關東的世族一看,伏波將軍馬援的先人都開端搞古經了,那傢夥給他這好一頓吹啊,直接把他吹成了天下第一大儒,說他是古文經學的集大成者,這就導致越來越多的關西人,包含武將在內,都去跟著這馬家去學古經去了,劉宏乃至不得不搞出所謂的熹平石經,將今文經學大張旗鼓的刻在石頭上,奉告天下人,這纔是官學啊!

這題目倒是趨勢於考校了,楊修聞言倒是安閒不迫,道:“這當然是因為我們楊氏出身於關西的原因了,左傳有雲,‘君以此興,必以此亡’,教員精擅左傳,必定是比我這沖弱更明白此中事理的了。”

他當然是不喜好古文經學的,端莊人誰喜好古文經學啊,後代學者幾近就冇人去研討這東西。

也就是關中地區,因為這之前是西漢的底子之地,此地的儒林世家本來都是學今文經學的,又大多都是朝中貴胄,以是纔不肯意放棄本身的固有上風去學甚麼古文,對峙以今文傳家。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