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1頁/共4頁]
程文脾氣最為倔強,猛的拍案,指著出言的舉子喝道:“口出此等惡言,可有真憑實據?若無實據,便是心胸叵測,歪曲今科同榜,暴虐已極!我便拚得這身功名,也要與爾同上貢院,道明是非,同敲登文鼓,爭一個清楚明白!”
“毫不會有錯。”書童道,“進京之前,我得爹孃叮嚀,特地記過,那是閆家大郎,亦是今科考生。”
事情鬨大,恐又是一場“舞弊案”!
誰猜想,回門之日,楊氏女是哭著回家,隻求不要再回閆家,甘願上山做姑子去。
李公是誰,臨時非論。單拿他與楊廷和作比,是想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此地不是保安州,更不是涿鹿縣!
涿鹿縣大姓攀親,本為一樁嘉話,縣中典史親來道賀,兩家同擺出三日流水席,喜鬨不凡。
不但楊瓚四人咬牙切齒,領頭髮難的舉子亦是皺眉。
樓上樓下均是一片沉寂,落針可聞,與先時的熱烈大為差異。
楊氏找上閆氏,需求討一個說法。
閆家的仆婦都敢指著楊家啐一口,對勁道:“有膽量便去告!民告官,先上板子,再放逐千裡,看你楊家有多少爺們去邊疆挨韃子的刀劍!”
聞閆大郎落榜,父親尚覺遺憾,在書房感喟。閆璟倒是光榮。如許的人入了宦海,不但不能成為助力,反會拖後腿,還是分開考場,放心做個大族翁的好。
成化年間,楊家同閆家交好,起家以後,依祖輩商定,楊氏族長嫁女入閆氏,以輩分來算,恰是楊瓚的伯祖母。
如此暴虐之言,字字戳在楊家民氣頭。
貢院放榜,“楊瓚”名列其上,閆氏想壓下他,隻能在殿試前行動。要麼壞了名聲,要麼……讓他插手不了殿試。
如果楊瓚的成績有貓膩,三人豈能獨善其身?
弘治十二年,己未科舞弊案前,倒下的不但唐寅,更有曾為東宮講學,時任禮部右侍郎的程克勤。
閆氏族長先是大驚,查證失實,趕緊賠罪,更令閆家子跪在祠堂,欲接回楊氏女。怎料同閆家子輕易的女子突入,一頭撞在門柱,幾乎一屍兩命。
笑容微斂,閆璟終現出幾分正色。
想坑他?
秋闈高中,春闈亦可落第。鄉試在後,誰言會試不能一鳴驚人?
王炳等人終認識到不對,酒氣退去,神采開端變白。
一人帶累全族,不能衝死人生機,隻能將鋒芒對準楊家。
“賢弟過謙了。”
一個小小的貢士,不將滿朝文武看在眼中,自比楊大學士,的確浮滑無謂!
待體味後果結果,當即皺眉,看向王炳等的目光非常不善。正要出言,忽聽身邊人道:“這幾位仁兄應是酒醉,口出無狀,當不得真。”
話聲未落,堆棧中的氛圍已為止一變。
閆璟不覺得意,還是談笑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