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1頁/共4頁]
聞聽堆棧裡出了四位貢士老爺,掌櫃當即坐不住了。令伴計叮嚀廚下,魚肉菜蔬均要備妥,更打來好酒,隻等楊瓚四人返來。
楊瓚始終堅信四自字:防末來非。
李淳不知秘聞,現出驚奇之色。
不登榜便罷,中了貢士,卻要做個同進士,於自認才具頗佳、有一番抨擊的舉子而言,稱得上是不小的打擊。
“如此無能之人,怎配東華門唱名!”
酒過三巡,四人均已放開。王忠表情最好,李、程也不遑多讓。三人-欲-行酒令,楊瓚不擅此道,持續三杯酒下喉,臉頰染上暈紅。
安慰?
待世人散去,書童已是四個炊餅下肚,不期然打個飽嗝,引來楊瓚輕笑。
同是揮淚而歸,前者淚中含笑,後者卻滿腹心傷,隻願求得一醉。
“蕙質蘭心或許不假,幼年更是不假。”程文點著王忠,道,“你且問他,芳齡多少?”
書童頓時滿臉通紅,低下頭去,訥訥不再出聲。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掌櫃大喜,欲要施禮。
寧為二甲雞尾,不做三甲鳳首。
懷揣誌向、年富力強的舉子,多能很快抖擻,返回堆棧,清算起行李回籍,而後昂揚苦讀,以備三年再考。
“放心,我等自要吃大戶。”
四人見他鬚髮斑白,不敢全受。後掌櫃喚出長孫,與四人作揖,楊瓚等方纔坐下,領了全禮。
程文就要拍案,李淳、王忠也是瞋目。楊瓚趕緊起家,一把拉住程文,這事有些蹊蹺,不成魯莽,稍安勿躁。
考慮間,李、王、程三人已向他走來。
“汝”之一字,於唐宋時可有罵人的含義。
李淳啞然,不知該作何反應。
“李兄善體情麵,在外必造福一方百姓,在朝亦能大展拳腳。”
三人均在榜上,都被取為今科貢士。然隻要王忠麵帶憂色,李、程二人皆是喜中帶憂,神采有幾分龐大。
“我四人今科同榜,實是幸事。”
此中,王忠家中更有良田千頃,茶園兩座。本家有搬家寧波府的海商,與本宗從未斷了聯絡。得族內看好,王貢士向來不愁糜費,稱得上“土豪”二字。
不想,三人偏覺得他是謙善,拉住不放,硬要他做。店中用飯的客人看得熱烈,隨之應和。唯有靠坐角落的幾名舉子神采陰沉,握緊竹筷,手背-暴-出青筋。
“是我如何?”
先時逞強定當白搭。
王忠隱為四人之首,開口道:“店家美意,我等心領。然酒水不能白用。”
書童還是不出聲,神采更紅。
他非是用心藏拙,實是不會做詩。拿彆人的詩詞來用?更加做不出來。
言辭雖不過分,含義卻相稱不客氣。就差指著王炳的鼻子,奉告同坐三人:這是個眼妙手低,心眼不比針尖大的小人,隨他去耍猴戲,我等隻當看個熱烈,不要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