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佛教三世佛三清和多寶道人[第2頁/共3頁]
這三位天尊,在玄門的較大宮殿中都有神像,叫“三清神像”。元始天尊居中,靈寶天尊居左,品德天尊居右。元始天尊左手虛拈,右手虛捧,意味六合未形,萬物未生渾沌狀況時的“無極”;靈寶天尊雙手捧一半黑半白的圓形“陰陽鏡”,意味從“無極”狀況衍生出來的“太極”;品德天尊手拿一把畫有陰陽鏡的扇子,意味由“太極”分化出的六合“兩儀”(或陰陽“兩儀”)。合起來,恰是一幅玄門的宇宙圖式,反應了玄門的宇宙觀。
彌勒菩薩將來佛是賢劫中的第五佛,彌勒期間尚未到臨之前,還在兜率內院為菩薩。按照大乘佛教的說法,大家能夠成佛,諸佛將濟度眾生,超出循環而成佛。
燃燈佛(彆名“定光佛”、“錠光佛”等)在已疇昔的寂靜劫為佛,是釋迦牟尼佛之前的佛,曾在疇昔世預言釋迦牟尼將來將成佛,是授記釋迦牟尼佛之師。很多佛、菩薩都曾是燃燈佛弟子。
如此可猜想多寶道人便是厥後的釋迦牟尼,即如來佛。而本就有多寶如來這個說法,可見多寶是老君選中,安排為中心佛界的治世之尊。但這是初級奧妙,孔宣並不曉得。他見輩分較低的新人多寶竟和兩位老教主並世為尊,心中不爽,欲強替仆人出頭。
釋迦牟尼佛現在佛賢劫為第四佛,與脅侍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以佛法濟度娑婆天下統統眾生。
法身是萬法的本體,報身和化身則是法身所閃現的邊幅和感化。體、相、用三位一體,法、報、化不即不離,總不出這一念心的範圍。
縱三世佛:指疇昔佛燃燈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將來佛彌勒佛。
法身佛(毗盧遮那佛)代表佛教真諦(佛法)凝集所成的佛身。
小說《封神演義》中,把三清說成是鴻鈞道祖的門徒,以太上老君(品德天尊)為長,元始天尊次之,通天教主(靈寶天尊)最小。乃是小說家言。
1、三世佛
橫三世佛:指中心釋迦牟尼佛,東方藥師佛(另一說是東方阿閦佛,又稱“不動佛”),西方阿彌陀佛。
東方藥師佛,主管東方淨琉璃天下,他有兩位脅侍,日光普照菩薩和月光普照菩薩,號稱東方三聖。普通禱告於藥師佛,首要目標在於祈求現世安樂。藥師佛能夠保佑世人消災、延壽、去病,很多老者、病人都會禮拜藥師佛,以求安康長命。
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首要崇拜工具,俗稱“三寶佛”。按照印度哲學,時候和空間是混合的,是以三世佛分為以空間計算的“橫三世佛”與以時候計算的“縱三世佛”。
4、多寶道人
多寶道人是通天教主四大弟子之首,代理徒弟設立誅仙陣,在截教中,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報身佛(盧舍那佛)顛末修習獲得佛果,享有佛國(淨土)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