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奈何橋篇[第2頁/共5頁]
是非不渡忘川河。
有一則題為“陸阿唐”的大話,說寶山境內練祁河上本來有座陸家橋,橋南為陸家宅,橋北為唐家宅,兩姓人共利此橋,故兩邊和談於每年的三月份要輪番維修此橋。有一年,陸家修橋時,不幸有一人落水成了水鬼。第二年三月,這個水鬼拖唐家修橋者落水為替人,使本身轉世回到了陽間。今後,每年三月修橋時,總要有人落水滅亡,人們驚駭,遂不敢再修,導致該橋淪於荒廢。厥後,有一個從唐家入贅陸家,名叫陸阿唐的人,誌願成為替死鬼,讓大師放心去修橋。陸阿唐成了水鬼後,不但不忍心拖彆人落水,還在橋下保佑修橋者。因而,他備受陸、唐兩姓的奠祭與供性。厥後,凡路過此橋者,均要先在橋頭拱手,表示對陸阿唐的尊敬,然後才過橋。每年一度到三月修橋時,人們供奉給陸阿唐的香火便更加昌隆,最後終究轟動了陸、唐兩家的“地盤”。地盤公上天廷告玉帝後,玉帝封陸阿唐為陸橋的橋神,並賜給他一根打鬼棒。今後今後,陸家橋就更加安然了,即便有落水者也不會被淹死,因為陸阿唐受封為橋神今後,一心為民除害。偶然候,有人被鬼擯除,但隻要跑到橋上,就會遭到橋神陸阿唐的庇護。
風趣的是,有一些關於橋的大話裡,還常有女鬼在陽間生子,又為嬰孩求食於橋上或橋頭的情節。此中有一個故事說,嬰孩被定名為橋,厥後還中了頭名狀元。彆的,乃至另有閻王號令他的親信助手陰才,管理水鬼之患,命他為人們搭架浮橋,從而將功贖罪的大話。
《宣室誌》第四卷對此有所記錄:“行十餘裡,至一水,廣不數尺,流而西南。觀問習,習曰:‘此俗所謂奈河,其源出地府’。觀即視,其水皆血,而腥穢不成近。”因河上有橋,故名“奈河橋”。橋險窄光滑,有日遊神、夜遊神日夜扼守。橋下血河裡蟲蛇滿布,波瀾翻滾,腥風劈麵。惡人幽靈墮入河中,就好似《西紀行》第十回中的描述:“銅蛇鐵狗任爭餐,永墮奈河無前程”。不由讓人想到陽間奈河的可駭。《西紀行》第十回:判官道:陛下,那叫做何如橋。若到陽間,切須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