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都市娛樂 >夢溪筆談 > 第4章

第4章[第1頁/共5頁]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宗廟之祭西曏者,室中之祭也。藏主於西壁,以其生者之處奧也。即主祏而求之,以是西向而祭。至三獻則屍出於室,坐於戶西南麵。此堂上之祭也。上堂設位而亦東曏者,設用室中之禮也。

水以漳名、洛名者最多,今略舉數處。趙、晉之間有清漳、濁漳,當陽有漳水,贛上有漳水,鄣郡有漳江,漳州有漳浦,亳州有漳水,安州有漳水。洛中有洛水,北地郡有洛水,沙縣有洛水。此概舉一二耳,其詳不能具載。予考其義,乃清濁相蹂者為漳。章者,文也,彆也。漳謂兩物相合,有文章且可彆也。清漳、濁漳,合於上黨。當陽即沮、漳合流,贛上即漳、贛合流,漳州予未曾目見,鄣郡即西江合流,亳漳即漳、渦合流,雲夢即漳、鄖合流。此數處皆清濁合流,色理如蟚蝬,數十裡方混。如璋亦從章。璋,王之擺佈之臣所執,《詩》雲:“濟濟辟王,擺佈趣之,濟濟辟王,擺佈奉璋。”璋,圭之半體也,合之則成圭。王擺佈之臣,合體一心,趣乎王者也。又諸侯以如聘,取其判合也。有事於山川,以其殺宗廟禮之半也。又牙璋以起軍旅,先儒健壩歇卬既钅且牙之飾於剡側,不然也。牙璋,判合之器也,當於合處為牙,現在之合契。牙璋,牡契也,以起軍旅,則其牝宜在軍中,即虎符之法也。洛與落同義,謂水自上而下有投流處。今淝水、沱水,天下亦多,先儒皆自有解。

曆代宮室中有誦門,蓋取張衡《東京賦》“誦門曲榭”也。說者謂“冰室門”。按《字訓》:“誦,彆也。”《東京賦》但言彆門耳,故以對曲榭,非有定處也。

予嘉祐中客宣州寧國縣,縣人有方璵者,其高祖方虔,為楊行密守將,總兵戍寧國,以備兩漸。虔後為吳人所擒,其子從訓代守寧國,故子孫至今為寧國人。璵有楊溥與方虔、方從訓手教數十紙,紙劄皆精善。教稱勉強書,押處稱“使”,或稱“吳王”。內一紙報方虔雲:“錢閔此月內已亡歿,”紙尾書“正月二十九日。”按《五代史》,錢閔今後唐長興三年卒,楊溥天成二年已僭即偽位,豈得長興三年尚稱“吳王”?溥手教所批示事甚詳,筆墨印記,極有挨次,悉是當時親跡。今按,天成二年事丁亥,長興三年事壬辰,計差五年。溥手教,予得其四紙,至今家藏。

漢人有喝酒一石穩定,予以製酒法較之,每粗米二斛,變成酒六斛六鬥。今酒之至者,每秫一斛,不過成酒一斛五鬥,若如漢法,則粗有酒氣罷了。能飲者飲多穩定,宜無足怪。然漢之一斛,亦是今之二鬥七升,人之腹中,亦何容置二鬥七升水邪?或謂:“石乃鈞石之石,百二十斤”。以今秤計之,當三十二斤,亦今之三鬥酒也。於定國喝酒數石穩定,疑無此理。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