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文韜——學治國用人之道 (2)[第5頁/共5頁]
在一次對中層員工停止的演講中,李嘉誠說:“如果在一次互動中,有人提出一些與你分歧的定見,你鹵莽地警告彆人不要高傲,乃至打斷對方說話,那麼幾次以後,統統的人都不會再有勇氣對你的定見停止辯駁,連樸重的人也會冷眼旁觀,你就變成了孤家寡人。大師發言時都會隻看你的態度,所謂的互動就變成了你的‘一言堂’。精確的做法是,他應當奉告阿誰提出攻訐的人:好,讓我們細心會商你的定見,起首聽聽大師的定見,然後我們再停止挑選。”
文王問太公說:“我很想聽聽管理國度的關頭,要想國君高貴百姓安寧,應當如何做呢?”
⑧淑:誇姣,仁慈。
周文王問道:“古時賢君的事蹟,能夠講給我聽聽嗎?”
朝代的更迭是汗青的必定。實在,不但僅是一個國度的君首要曉得實施賢明的政策辦法對國度興衰的首要性,就連一個企業、一個黌舍,乃至一個家庭,這些任一形狀的構造的帶領者都需求實施賢明的政策辦法。如許才氣保持一個構造的普通運轉,不然就會斷送構造的前程。昏庸的君主是一個朝代的閉幕者,兼聽不明的企業辦理者是一個企業的扼殺者,無策的家庭成員則是一個家庭的粉碎者。
②斑斕文綺:指做工邃密、富麗標緻的絲織品。
文王說:“請解釋一下如許做的啟事。”
太公曰:“愛民罷了。”
⑥糲(lì)粱:精緻的糧食。
君不肖,則國危而民亂;君賢聖,則國安而民治。禍福在君,不在天時。
文王問道:“如何做纔算愛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