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都市娛樂 >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 > 第36章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二

第36章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二[第1頁/共8頁]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善哉金剛藏!大智恐懼者!善說於此地,菩薩所行法。

凡愚邪智不正解,常懷仇恨多諍訟,貪求境地無足期,我應令彼除三毒。

住此多作忉利王,化導無量諸天眾,令舍貪婪住善道,一貫專求佛功德。

“佛子,是菩薩住此發光地,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見多千佛,見多百千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悉以泛博心、深心,恭敬尊敬,承事扶養,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統統資生悉以奉施,亦以扶養統統眾僧,以此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其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隨力修行。此菩薩觀統統法,不生不滅,人緣而有;見縛先滅,統統欲縛、色縛、有縛、無明縛皆轉微薄;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不積集故,邪貪、邪瞋及以邪癡,悉得除斷,統統善根轉更潔白。佛子,比方真金善巧煉治,秤兩不減,轉更潔白。菩薩亦複如是,住此發光地,不積集故,邪貪、邪瞋及以邪癡,皆得除斷,統統善根轉更潔白。此菩薩忍辱心、溫和心、諧順心、悅美心、不瞋心、不動心、不濁心、無高低心、不望報心、報恩心、不諂心、不誑心、無險詖心皆轉清淨。此菩薩於四攝中,利行偏多;十波羅蜜中,忍波羅蜜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

“佛子,此菩薩心隨於慈,泛博無量不二,無怨無對,無障無惱,遍至統統處,儘法界、虛空界,遍統統人間;住悲、喜、舍亦複如是。

如是思惟不放逸,矜持淨戒教他護,複見群生受眾苦,轉更增益大悲心。

愚癡大暗所纏覆,入大險道邪見網,存亡籠檻怨所拘,我應令彼摧魔賊。

佛子住此作輪王,普化眾生行十善,統統善法皆修習,為成十力救於世。

統統眾生普好處,彼諸菩薩最上行,如是統統第三地,我依其義已解釋。”

統統各種神通力,此地菩薩皆能現,願力所作複過此,無量安閒度群生。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擺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已淨第二地,欲入第三地,當起十種深心。多麼為十?所謂:清淨心、安住心、厭舍心、離貪婪、不退心、堅毅心、明盛心、英勇心、廣心、大心。菩薩以是十心,得入第三地。

住此成績戒功德,闊彆殺生不惱害,亦離盜竊及邪淫,妄惡乖離無義語。

即請金剛藏:大慧願演說,佛子皆樂聞,所住第二地!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複於統統眾生生好處心、安樂心、慈心、悲心、憐湣心、攝受心、保護心、本身心、師心、大師心,作是念言:‘眾生可湣,墮於邪見、惡慧、惡欲、惡道稠林。我應令彼住於正見,行實在道。’又作是念:‘統統眾生彆離彼我,相互粉碎,鬥諍瞋恨,熾然不息。我適時彼住於無上大慈當中。’又作是念:‘統統眾生貪取無厭,唯求財利,邪命自活。我適時彼住於清淨身、語、意業正命法中。’又作是念:‘統統眾生常隨三毒,各種煩惱因之熾然,不解誌求出要便利。我適時彼除滅統統煩惱大火,安設清冷涅槃之處。’又作是念:‘統統眾生為愚癡重暗,妄見厚膜之所覆故,入陰翳稠林,失聰明光亮,行郊野險道,起諸惡見。我適時彼得無停滯清淨智眼,知統統法照實相,不隨他教。’又作是念:‘統統眾生在於存亡險道當中,將墮天國、牲口、餓鬼,入惡見網中,為愚癡稠林所迷,隨逐正道,行倒置行。比方瞽者無有導師,非出要道謂為出要,入魔境地,惡賊所攝,隨順魔心,闊彆佛意。我當拔出如是險難,令住恐懼統統智城。’又作是念:‘統統眾生為大瀑水波浪所冇,入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存亡洄澓,愛河漂轉,湍馳奔激,不暇察看;為欲覺、恚覺、害覺隨逐不捨,身見羅刹於中執取,將其永入愛慾稠林;於所貪愛深生染著,住我慢原阜,安六處聚落;無善救者,無能度者。我當於彼起大悲心,以諸善根而為佈施,令無災患,離染沉寂,住於統統聰明寶洲。’又作是念:‘統統眾生處世監獄,多諸憂?,常懷愛憎,自生憂怖,貪慾重械之所捆紮,無明稠林覺得覆障,於三界內莫能自出。我適時彼永離三有,住無停滯大涅槃中。’又作是念:‘統統眾生固執於我,於諸蘊窟宅不求出離,依六處空聚,起四倒置行,為四大毒蛇之所侵惱,五蘊怨賊之所殛斃,受無量苦。我適時彼住於最勝無所著處,所謂:滅統統停滯無上涅槃。’又作是念:‘統統眾生其心狹劣,不可最上統統智道,雖欲出離,但樂聲聞、辟支佛乘。我適時住泛博佛法、泛博聰明。’佛子,菩薩如是護持於戒,善能增加慈悲之心。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