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兩個決定(1)[第2頁/共3頁]
柯林斯崇拜的魁首有兩位,此中一名就是史蒂夫(另一名是丘吉爾,英國聞名政治家,在“二戰”期間擔負英國輔弼,任期為1940~1945年,1951~1955年再度出任輔弼),他也把這個詞彙用在了史蒂夫身上。在柯林斯看來,永不滿足比純真的野心或聰明首要很多,隻要永不滿足才氣自我鼓勵、越挫越勇。永不滿足的本源是獵奇心,巴望塑造出成心義的產品,最大限度地實現人生的代價。
iPod讓蘋果公司脫胎換骨。iTunes已經將幾百萬小我計算機用戶歸入了客戶範圍,用戶利用起來毫不吃力,並且比傳統的CD分銷本錢低很多。到2004財年底,也就是iTunes問世的3年後,iTunes和iPod的支出已經占到公司總髮賣額的19%。2004年,蘋果賣掉440萬台iPod,麥金塔的銷量卻下滑了28%,從2000年的460萬台降落到2004年的330萬台。iTunes和iPod對淨利潤做出了龐大進獻:2004年,公司的淨利潤為2.76億美圓,2003年隻要6900萬美圓。
iPod帶來的不但是支出,也穩固了蘋果的根底,擴大了蘋果的潛力。蒂姆・庫克辦理著蘋果公司的環球供應鏈和出產收集,一個月能產出幾千萬台iPod。為了跟上產品更新換代的法度、滿足大範圍出產的要求,喬納森・艾維不竭嘗試新質料,比如金屬、合金、耐用塑料和鋼化玻璃,以便打造各種百般的機器,小到iPod Mini,大到32英寸顯現器。蘋果的高管團隊乃至以為不管公司嘗試甚麼產品,都會獲得勝利。“我一向以為,”史蒂夫奉告我,“創新就如同跳到了空中,但你必須包管落回空中時,空中還在那邊。”對蘋果公司來講,空中從冇有像明天這般安定,是時候跳到空中去打造全新的產品了。但史蒂夫不曉得應當往哪個方向跳,這個題目的答案將是他職業生涯中做出的最首要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