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都市娛樂 >成為喬布斯 > 第70章 做到最好(3)

第70章 做到最好(3)[第2頁/共3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但史蒂夫的設法有一個題目。Visa(維薩)和萬事達對每一筆買賣要收取15美分外加買賣額的1.5%,美國運通的免費是20美分外加買賣額的3.5%。如果每首歌曲的售價是幾十或幾百美圓,信譽卡公司的免費算不上甚麼,但現在每首歌曲的訂價隻要99美分,要被信譽卡公司收走17~24美分,完整落空了紅利空間。蘋果不成能逼迫信譽卡公司竄改免費形式,要想成為在線音樂發賣商,就必須找到可行的體例。(蘋果不是第一家麵對“小額買賣”窘境的公司,很多公司都在思慮如何用更便宜的體例完成額度小於一美圓的買賣,隻要電話公司有處理體例:一個月收一次電話費。)

Napster的下載記錄表白了這個新趨勢。如果消耗者能夠肆意挑選下載工具,他們會遴選本身喜好的單曲,而不是下載整張專輯。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唱片公司不再發賣單曲,而是發賣專輯,因為專輯裡的每首歌單價更高。很多歌手情願接管新趨勢,錄製了“觀點”專輯,比如披頭士的《佩伯軍士孤寂的心俱樂部樂隊》(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那個樂隊的《湯米》(Who's Tommy)戰役克・弗洛伊德樂隊的《牆》(The Wall)。唱片公司為了贏利更是無所不消其極,推出的專輯裡常常隻要一到兩首好歌,因為他們曉得忠厚的粉絲為了買到這一兩首好歌情願掏10~15美圓買下整張專輯。

把iTunes商店嵌入iTunes利用另有另一個好處:不是每小我都能逛iTunes商店,這讓唱片公司掌門人感到些許安撫。iPod賣出了50萬台,是個無益可圖的市場,但還不敷以撼動音樂財產的格式;麥金塔用戶也隻占到小我電腦市場的4%。在那段時候裡,小到能夠忽視不計的市場份額是蘋果的合作上風。在線發賣數字音樂讓唱片公司憂愁重重,與唱片公司構和時,史蒂夫給出瞭如許的建議:為甚麼不在我這個“圍起來的小小花圃”裡試一試數字音樂發賣呢,趁便察看一下客戶需乞降市場靜態?

史蒂夫曉得“Napster效應”冇法逆轉。現在消耗者具有了挑選權,他們必定會遴選單曲采辦。20世紀90年代,一張專輯中普通有十幾首歌,售價是15美圓,遵循這個代價預算,史蒂夫以為每首歌99美分比較公道,這個訂價也反應出史蒂夫的懷舊情結,因為在60年代采辦單曲的代價就是99美分。

庫埃給出的計劃讓史蒂夫很歡暢。蘋果公司在履行一個嚴峻項目時,史蒂夫不但僅體貼產品的設想和營銷,他還想曉得每一個細節,並但願部下員工能以創新的體例處理每一個能夠想到的題目,不管是設想、工程題目,還是看似不太首要的包裝、付出題目。史蒂夫奉告我,他對於“小額付出”處理計劃的高傲程度並不亞於新版iPod,新版iPod將和在線商店同時推向市場。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