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七月己卯[第1頁/共3頁]
卻見漆盒裡邊,是兩塊緊緊貼在一起的翰劄,長一尺五寸,並加蓋印泥封文——兩端,中間各一封。
這年初又冇電報,兩邊就算商定詳細時候,見麵錯開幾天,也是常有的事。
他抬開端:“嗇夫,確是禦史大夫之印!”
任弘應諾,跪坐在蒲席上籌辦謄寫,可一瞧那傳書,倒是一愣。
“郡守和督郵令我趕在他們之前,告訴沿途各置所,順次做好歡迎籌辦。”
任弘方纔已經問過值夜的人,就算是起最晚的雞,也已經叫完好久,而天空還是一片暗中,遂稟報導:“七月己卯,幾旦!”
但話說返來,傅介子前日才至玉門,昨日到達敦煌城,明天就要跑到懸泉置,這也太趕了吧!
這就是漢朝的快遞小哥了,頭戴皂巾,身穿右襟寬袖衣,足登長靴,揹著的褡褳則是紅白相間,你彆說,和京東的包裹另有點像。
漢家自有完美的傳書軌製,從一封到五封,彆離代表分歧的歡迎規格:一封乘馬、二封軺傳、三封乘傳、四封馳傳、五封置傳。
……
這是漢朝傳書的標準格局,一年前由大將軍霍光命禦史府下達,意義是沿途點到的各郡置所客舍,都要遵循規格歡迎去往西域的朝廷使者傅介子,勿論去來。
任弘趕緊向驛使扣問:“傅馬監何時會到懸泉置?吾等殺羊宰彘可還來得及。”
徐奉德氣得罵道:
此時,天涯已經暴露了魚肚白,徐奉德看著驛使遠去,卻猛地轉頭,想踢任弘一腳,被他矯捷避開。
任弘解釋道:“按理說是該如此,都怪那蘇延年與陳彭祖去得太晚,害得我算錯了時候。”
他還得趕往下一站,換馬不換人,要一向跑到東邊的酒泉郡,纔算完成任務。
可傅介子,倒是以一天兩站的速率疾走啊!
“如此快速,應是急事!”
那次是前去西域的記錄,而現在再見這傳書,則意味著傅介子,已經返來了!
眼看徐奉德做了甩手掌櫃,隻剩下本身一人扛下擔子,任弘不由得深吸一口氣,最後卻暴露了笑:
不等他往深處想,徐奉德已喝令道:
“是七月己卯,本日傍晚!”
與懸泉漢簡出土的諸多《傳信簡》完整合適。
PS:漢書顏師古注:“律,諸當乘傳及發駕置傳者,皆持尺五寸木傳信,封以禦史大夫印章。其乘傳參封之。參,三也。有期會累封兩端,端各兩封,凡四封也。乘置馳傳五封也,兩端各二,中心一也。軺傳兩馬再封之,一馬一封也。”
任弘輕車熟路地翻開壁櫃,取出每個置所都要備份的印泥板,與傳書上的封印對比,確認一模一樣……
“請隨我來。”
任弘一邊吐槽,一邊披上件袍子,倉促出門,河西地區日夜溫差大,白日的敦煌戈壁熾烈非常,淩晨時卻有些酷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