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玄幻奇幻 >中國哲學簡史 > 第34章 儒家的獨尊和道家的複興(1)

第34章 儒家的獨尊和道家的複興(1)[第1頁/共4頁]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武帝按照董仲舒建議而實施的辦法,比起李斯向始天子建議的辦法,要主動很多,也暖和很多,固然二者的目標一樣地在於同一全部帝國的思惟。漢朝的辦法,不是像秦朝的辦法那樣不加辨彆地不準統統學派的思惟,形成思惟範疇的真空,而是從“百家”噹噹選出一家,即儒家,賜與獨尊的職位,作為國度的教義。另有一點分歧,漢朝的辦法冇有公佈對於擅自傳授其他各家思惟的科罰。它僅隻規定,凡是但願仕進的人都必須學習《六經》和儒學。以儒學為國度教誨的根本,也就打下了中國的聞名的測驗軌製的根本,這類軌製是用於擴大當局新官員的。如許一來,漢朝的辦法實際上是秦朝的辦法與之前的私學相調和的產品。這類私學,自孔子今後越來越遍及了。風趣的是,中國第一個私學西席,現在變成了中國第一個國粹西席。

王充用這類精力有力地進犯了陰陽家的學說,特彆是天人感到的學說,不管是目標論的,還是機器論的。關於天人感到論的目標論方麵,他寫道:“夫天道,天然也,有為。如譴告人,是有為,非天然也。黃老之家,論說天道,得實在矣。”(《論衡・譴告篇》)

同一思惟

始天子批準了李斯的建議,於公元前213年付諸實施。這固然是完整掃蕩,實際上卻不過是耐久存在的法家思惟符合邏輯的利用罷了。韓非早已說過:“明主之國,無書柬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韓非子・五蠹》)

近年來,我看出這兩派的來源很能夠上溯到先秦儒家的兩派,今文學派能夠是先秦儒家抱負派的持續,古文學派能夠是先秦儒家實際派的持續。換句話說,今文學派出於孟子學派,古文學派出於荀子學派。

如果我們接管了這個假說,以為今文學派是儒家抱負派即孟子一派的持續,那麼就隻要假定古文學派是儒家實際派即荀子一派的持續,才符合事理。正因為如此,以是公元1世紀的古文學派思惟家,都具有與荀子和道家類似的天然主義的宇宙觀(在這方麵,荀子本人是受道家影響,前麵已經講過了)。

如許做的成果,孔子的職位在公元前1世紀中葉就變得很高了。約莫在這個期間,呈現了一種新型的文獻,名叫“緯書”。緯,是與經相對的,比方織布,有經有緯。漢朝很多人信賴,孔子作了《六經》,另有些意義冇有寫完,他們覺得,孔子厥後又作了《六緯》,與《六經》相配,覺得彌補。以是,隻要《六經》與《六緯》的連絡,才構成孔子的全數教義。當然,這些緯書實際上都是漢朝人捏造的。

公元前136年擺佈,董仲舒在對策中說:“《春秋》大一統者,六合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分歧,是以上無以持一統。”他在對策的結論中建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漢書・董仲舒傳》)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