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玄幻奇幻 >中國哲學簡史 > 第11章 道家第一階段:楊朱

第11章 道家第一階段:楊朱[第1頁/共4頁]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在以上引文中,《呂氏春秋》說的陽生,邇來學者們已經證明就是楊朱。《韓非子》說的“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的人,也必然是楊朱或其門徒,因為在阿誰期間再冇有彆人有此主張。把這些質料合在一起,便能夠得出楊朱的兩個根基看法:“為我”、“輕物重生”。這些看法明顯是反對墨子的,墨子是主張兼愛的。

《韓非子》說的楊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與《孟子》說的楊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有些分歧。但是這兩種說法與楊朱的根基看法是分歧的。後者與“為我”分歧,前者與“輕物重生”分歧。二者能夠說是一個學說的兩個方麵。

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交之家。故交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仆人曰:“殺不能鳴者。”明日,弟子問於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仆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那邊?”

初期道家和隱者

前麵提到《列子》的《楊朱》篇,此中有個故事說:“禽子問楊朱曰:去子體之一毛,以濟一世,汝為之乎?楊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濟。禽子曰:假濟,為之乎?楊子弗應。禽子出語孟孫陽。孟孫陽曰:子不達夫子之心,吾請言之,有侵若肌膚獲萬金者,若為之乎?曰:為之。孟孫陽曰:有斷若一節得一國,子為之乎?禽子沉默有間。孟孫陽曰:一毛微於肌膚,肌膚微於一節,省矣。但是積一毛以成肌膚,積肌膚以成一節。一毛固一體萬分中之一物,何如輕之乎?”這是楊朱學說另一方麵的例證。

《列子・楊朱》還說:“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大家不損一毫,大家倒黴天下:天下治矣。”我們不能信賴這些話真是楊朱說的,但是這些話把楊朱學說的兩個方麵,把初期道家的政治哲學,總結得很好。

這個故事的前部分,表示的就是楊朱所實施的全心機論,後部分則是莊子的實際。這裡所說的“材”,相稱於前麵援引的《攝生主》所說的“為善”。“不材”,相稱於“為惡”。“材與不材之間”,相稱於“緣督覺得經”。但是一小我如果不能從一個更高的觀點看事物,那麼這統統體例冇有哪一個能夠絕對包管他不受傷害。不過,從更高的觀點看事物,也就意味著打消自我。我們能夠說,先秦道家都是為我的。隻是厥後的生長,使這類為我走向背麵,打消了它本身。

在《老子》、《莊子》以及《呂氏春秋》中都能見到楊朱根基看法的反應。《呂氏春秋》說:“今吾生之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論其貴賤,爵為天子不敷以比焉。論其輕重,富有天下不成以易之。論其安危,一曙失之,畢生不複得。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孟春紀・重己》)這段話說瞭然為甚麼該當輕物重生。即便失了天下,或許有朝一日能夠再得,但是一旦死了,就永久不能再活。

上一章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