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齋醮和法壇[第2頁/共3頁]
跟著趙毅踏著北鬥七星罡,法壇上的玉符都微微震驚,看不見的元力流轉在玉符之間,把法壇連成了一個團體。地脈靈氣震驚,上衝至法壇,被法壇第一層的小五行鎖靈陣緊舒展住,震驚不休。九天之上的北鬥七星順次閃動,一道星力自鬥口天樞星射向北極紫薇帝星,紫薇帝星閃爍之下像是搖擺起來,星光直射而下,浩大的星力灌注在法壇第二層小五行引星陣上。第一層的靈氣上衝至第二層,與星力彙合後直撲最上麵的第三層,最上層的玉符收回肉眼可見的五色光芒,元力運轉中全都堆積在樞機五符之上,將參雜有銀色星力的靈氣全都注入了山神印。
趙毅顛末三個多月的籌辦纔開端登壇做法,因為哪怕簡化版的齋醮,在趙毅看來也費事的不可。這類最簡樸的小五行齋醮,也需求405張符籙,此中最首要的樞機五符還必須是玉符。趙毅顛末日夜不斷的勤修苦煉,終究有了製備玉符的才氣。玉符分歧於紙符,一是能夠包容更多元力,劃一第玉符能力要比紙符大三五倍;二是能夠多次操縱,耗儘元力後隻要再次灌注元力就能接著用,不像紙符,一張隻能用一次;三是高品格的玉符能夠重新祭煉,夜遊境煉製的一品玉符,達到日遊境後能夠重新祭煉為二品。當然最後一條重新祭煉必必要高品格玉符才行,如果製符的玉品格不高,重新祭煉時會因為接受不住更高品級的元力而崩毀。
老李道:“千真萬確,那邊是過山標的人在守著,等您拿主張呢。這事兒如果真跟那邊牽涉上了,可就是天大的事兒了。”
“俗話說一人智短多人智長,六合大難影響的是每一小我,冇事理就我們幾小我在這兒死撐。我們能夠構造一個小型集會,接收有能量有權勢的人插手出去,共同應對天下末日。”常新林謹慎的看了看院子,道,“這事的關頭還在趙天師身上,隻要我們把集會構造起來,他在大師麵前露那麼一招半式,這事情就成了。”
何六瞥了常新林一眼道:“說來聽聽。”
跟著靈識被抹去,山神印披收回土黃色的溫和光芒,一股氣勢沖天而起,遣散了天上不算麋集的烏雲,暴露了一塊圓形的藍天。院子內裡正在等候的何六感慨一聲:“天師公然大手筆,看這架式就非同普通。”常新林聞言點點頭:“我現在對趙天師信心很足,我有一個設法,不知何老闆感不感興趣。”
法壇設在嶗山周家的後院,這是華蓋真人劉若拙選定的地脈地點,以地脈靈氣鬨動昊天元氣,事半功倍。法壇分三層,是用京都房山產的淺紋漢白玉,每層設135個醮位安設135張玉符。最上層外圈是130張五行玉符,內圈是樞機五符,都按五行方位擺好,內圈中間圍著的是塊一丈二見方的空位,空位正中間就是此主要祭煉的山神印。趙毅神情莊嚴走上法壇,深吸一口氣,也不焚香也不禱告,左手掐訣右手持劍,踩著禹步踏鬥布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