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請教[第2頁/共4頁]
“多謝馮老指導。”
馮秋墨一邊說著,一邊挪開書籍,找出一張宣紙來,遞給梅雪嫣。
梅雪嫣隻當他是個滿腹經綸的老者,令她信賴的教員,不察已經講了很多題外話,另有一些聽起來“大逆不道”的事情。
“呃……林府的藏書萬卷,我冇事就去翻看,至於甚麼三日童生,都是坊間以訛傳訛罷了。”
馮秋墨想了想,轉而笑道:“我早該曉得你這丫頭心性的,你與馬錦騏分歧,他為了茂才之位,寧肯多積儲一年,你是不看重這些的,也好,將來不為功名利祿所累。”
馮秋墨坐會椅子上,很久才說道:“也對,心急是不頂用的,如許吧,你把它拿歸去,你年青腦筋矯捷,說不準又想出個端倪來呢。”
“今後的事就不說了,本日我找你來,是想和你切磋一下詩詞,你作的《賣炭翁》和《墨梅》都很不錯,詩詞這東西是講究靈氣的,像我,浸淫幾十年,也冇作出來幾首像樣的。”
“我也道,這就說得通了,難不成還真有文曲星下凡……”
梅雪嫣扯談了個來由,實在她以往被沈氏教唆乾活,哪來的餘暇去讀書?不過總得師出馳名,過分招搖妖孽不好,樹大招風,過分淺顯也不可,受人欺負。
“君王過分集合權力,隻合適建國之初,若真想江山永固,非得將權力分離,集忠臣之力不成……教養越遍及,公眾的聰明開啟,也許將來就不再是一人稱帝,而是百姓推舉,堯舜禹的光輝也不是不成期……咦,馮老,如何了?”
“嗯,案首不過是浮名,秀才纔是真正的功名。”
遐想起馮秋墨被貶,餘生在臨安這個偏僻的小處所,一身遲疑壯誌冇法發揮,眼看年複一年,四時輪換,彆人愈老心愈堅,令人唏噓。
馮秋墨一開端也耐煩指導,漸漸地越來越心驚,短短數日內,梅雪嫣已經將厚厚的一本講案看完了,且不是瀏覽一遍,而是精讀,她提的題目,常常讓馮秋墨都意想不到,思慮一會兒才氣精確答覆。
馮秋墨是對她寄予厚望,以是纔想讓她去爭茂才,而不是趕著考“同年秀才”,在一年以內連考童生和秀才,算得上一件美事,可畢竟不如茂才,堂堂正正的秀才之首,官府也是要頒佈裱彰牌匾的。
“叫馮老絕望了。”
“哦哦,說到哪兒了?”馮秋墨回過神來講道,“算了,這些都是策論的題了,今後府試州試能夠考到,但縣試隻要經義,臨時不談。”
對馮秋墨感激是至心實意,梅雪嫣也多少聽到了一些,要不是馮秋墨主張,將那些非議壓下,梅雪嫣也冇法站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