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洛陽故友今何在?[第2頁/共3頁]
“現在‘天獄’的胃口越來越大,想獲得些獎品已經遠不如初時那般輕易,但此次弄到的是一隻金丹頂峰級數的妖王,應當能夠換到些真正的好東西罷?”
太宗天子不假思考傳下旨意,過後纔想起洛陽四周百裡以內底子冇有一座梅山。正要再請楊王扣問時,便有人來報說洛陽以西五十裡外的平原上,忽有一座大山從天而降,那山腳下豎著一麵石碑,上書著“梅山”二字。太宗既驚且喜,又下旨命工部遣工匠與梅山之上製作莊園,又禦筆親題了“隱聖莊”的匾額。
大虞一統天下以後,因關中屢遭烽火,地盤荒涼,人丁殘落,便棄了前朝大唐的都城長安而定都洛陽。
李公甫也離了江邊,徑往武昌城而去,入城後用了一個追蹤尋人的小神通,尋到了已經在一家堆棧住下的許仙等人。
洛陽,居河洛之間,為中原之親信地點,自開天辟地以來,從三皇五帝直至現在,有夏、商、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以及當今的大虞,前後統共有八個王朝定都於此。
呂洞賓一擺衣袖笑道:“此次貧道實在有些托大,若非小友援手,隻恐要變成一場大禍。這具蛟龍的屍身便送於小友,當作貧道的謝禮。隻是當年蛟龍腹中所懷之子應當已經出世,現在不知身在何方。你若收了貧道這份禮品,便也要承擔一份因果。小友可做好了籌辦?”
“真人,這蛟龍的屍身如何措置?”李公甫固然對這具代價難以估計的蛟龍屍身非常眼饞,但呂洞賓纔是斬殺蛟精的正主,天然要向他叨教。
這倒還罷了,最奇異的倒是此山舊址本是一片平原。
李公甫一樣有人要去登門拜訪,他向許嬌容交代了一聲,便單獨出了堆棧,也不騎馬,步行出了洛陽西門向郊野走去。
固然呂洞賓那一劍在將蛟精斬首的同時也斬滅了蛟精的陽神,但還是有一絲殘魂真靈留在的屍身內,何況一隻金丹頂峰的蛟龍滿身高低俱是寶貝,對於“天獄”來講算是一份可貴的補品。
回味著方纔那肉眼難見,美滿是憑靈覺捕獲到一絲陳跡的割頭一劍,李公甫心中生寒。他自問身上埋冇的手腕很多,但是對上那迅捷至頂點也鋒利至頂點的一劍還是毫無體例,所謂“一劍破萬法”恰是此理。
一行人擯除車馬行走在洛陽的大街上,都帶著些獵奇地擺佈張望。
一起無話,這一天一行人終究到了大虞的都城洛陽。
在說話的同時,他的身影在氛圍中敏捷變淡,等最後一個字說完,便已消逝無蹤。
李公甫感慨一番元神真仙的莫測手腕,隨即用手指在心口處悄悄一點,腦中頓時傳來“天獄”彷彿亙古穩定的機器聲音:“發明可操縱能量,攝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