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洛陽故友今何在?[第1頁/共3頁]
現在李公甫便站在梅山之上隱聖莊的門外,昂首望著那麵“隱聖莊”的金字匾額。
“真人,這蛟龍的屍身如何措置?”李公甫固然對這具代價難以估計的蛟龍屍身非常眼饞,但呂洞賓纔是斬殺蛟精的正主,天然要向他叨教。
太宗天子不假思考傳下旨意,過後纔想起洛陽四周百裡以內底子冇有一座梅山。正要再請楊王扣問時,便有人來報說洛陽以西五十裡外的平原上,忽有一座大山從天而降,那山腳下豎著一麵石碑,上書著“梅山”二字。太宗既驚且喜,又下旨命工部遣工匠與梅山之上製作莊園,又禦筆親題了“隱聖莊”的匾額。
世人當晚便住在武昌城內,第二天一早來到長江邊上,出資雇了一艘大船,將車馬一起度疇昔,然後持續登程上路。
李公甫感慨一番元神真仙的莫測手腕,隨即用手指在心口處悄悄一點,腦中頓時傳來“天獄”彷彿亙古穩定的機器聲音:“發明可操縱能量,攝取!”
這時那蛟精在頭顱滾落以後,身材也傾倒墜入江中,屍首俱現出本相,倒是一條頭生獨角、腹生四爪的黑鱗蛟龍,龐大的頭顱與身軀並不下沉,在江麵上載浮載沉。幸虧在那蛟精現身之前,呂洞賓便已經不動聲色的施法將這四周的空間隔斷起來,使內裡的聲音、氣象都不會傳到內裡,不然早已激發一場動亂。
李公甫心中美滋滋地打著算盤,又祭起左腕上套著的“太虛二相環”,將蛟精的屍首支出此中,然後返回船上,施法鼓起一陣風波,鞭策劃子駛回岸邊。
洛陽西郊五十裡處有一座山名曰“梅山”,此山雖不甚高大,倒是山淨水秀、林木蔥蘢,彆有一番幽雅情致。
李公甫一樣有人要去登門拜訪,他向許嬌容交代了一聲,便單獨出了堆棧,也不騎馬,步行出了洛陽西門向郊野走去。
洛陽,居河洛之間,為中原之親信地點,自開天辟地以來,從三皇五帝直至現在,有夏、商、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以及當今的大虞,前後統共有八個王朝定都於此。
呂洞賓一擺衣袖笑道:“此次貧道實在有些托大,若非小友援手,隻恐要變成一場大禍。這具蛟龍的屍身便送於小友,當作貧道的謝禮。隻是當年蛟龍腹中所懷之子應當已經出世,現在不知身在何方。你若收了貧道這份禮品,便也要承擔一份因果。小友可做好了籌辦?”
李公甫也離了江邊,徑往武昌城而去,入城後用了一個追蹤尋人的小神通,尋到了已經在一家堆棧住下的許仙等人。
這倒還罷了,最奇異的倒是此山舊址本是一片平原。
世人尋一家環境不錯的堆棧住下。許仙洗漱一番以後,備辦了一些禮品,要去拜訪幾位出身“白鹿書院”,現在在朝中身居要職的長輩。這是分開書院是夫子陸長陵的交代,倒不是要弄甚麼舞弊的活動,以許仙之才也用不著這些,一來這也是普通的情麵來往,二來天子腳下是非也多,有人照拂看顧一些老是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