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第3頁/共5頁]
“哦。”桓容放下杯盞,視野微垂,心中頗感覺好笑。睜著眼睛說瞎話,還能說得如此誠心,也算是一種本領。
“滅燈!”
“林中有狼。”一名旅賁向桓容解釋道,“夜間需更加防備。”
緊接著,一個雷鳴般的聲音在車廂外響起:“彭城劉道堅奉郗刺使之命,迎豐陽縣公入京口。”
郗超心中打了個突,感覺很不對勁。大司馬調派之人毫不會如此莽撞,未等車隊到達晉陵郡便急著脫手。
“這些人是哪來的?!”
幢主張識到不妙,卻已經來不及了。
掉頭就走?
突來的聲音打斷郗超深思。
想到這裡,郗超在心中悄悄感喟。
百密一疏,聰明反被聰明誤。倘使曉得南康公主會脫手綁人,他不管如何不會親身回建康送信。
見麵不到一個時候就被拉進坑中,建康出來的郎君,當真是一個比一個奸刁。
“阿楠,你去將人帶來。”
參軍?
“幢主,動不脫手?”
賊人管不住嘴,凡是桓容想曉得的,都如竹筒倒豆子普通和盤托出。
郗超認命點頭,自行撥亮燈火,從元帝南渡登基,朝廷設立僑郡開端講起。
烏雲遮住月光,繁星不見蹤跡。茫茫夜色中,伸手不見五指。
明顯該到晉陵郡脫手,這些來路不明的衝出來,直接打亂了通盤打算。
“諾!”
“阿楠,記著不要靠近車窗。”
“郎君,賊人已儘數就擒!”
前者是庾邈所派,為的是“報仇”。桓大司馬斷掉庾攸之一條胳膊,讓他成為廢人,庾邈就要桓容的項上人頭,才氣解心頭之恨。
說話間,小童和健仆已將郗超捆牢,桓容翻開木箱,取出李夫人給他的香料,拿起貼有鮮紅標簽的三隻瓷罐,暗道一聲“可惜”。
抬眼看向桓容,劉參軍恍然間明白,難怪謝幼度特地遣人送信,說動刺使派兵來迎。估計早知桓氏父子反麵,庾氏也在蠢蠢欲動。
桓容不知劉道監官職,觀其威猛不凡,身著鎧甲,手持長戟,較著不是平常兵卒,稱呼一聲“將軍”並不為過。
“仆實為郗刺使帳下參軍,當不得將軍二字。”
不觸及到桓大司馬的好處,郗超無需藏私。加上“前路”不決,權當是排解焦炙,講授得格外當真。講到興處,更令婢仆籌辦紙筆,勾畫出幽、袞、青、徐等僑州郡的地區。
如果不是姑孰來的府軍,又會是誰?
“郗參軍。”
“元帝南渡後設僑州、僑郡、僑縣,相沿舊壤之名,安設流徙之民。計有州郡近百,流民以十萬計……”
天然不能。
郗超想不明白脫手的是誰,為保性命,情急之下就要上前毀滅燈盞。
早已經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