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曆史軍事 >抗戰之血色殘陽 > 蘇聯坦克的發展曆程

蘇聯坦克的發展曆程[第5頁/共20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T—34係列坦克的批量出產在1940年6月開端,到年底共有115輛T—34中型坦克下線。1940年6月,蘇聯當局決定在海內其他幾家大型坦克出產企業也建立T—34坦克出產線,同時完工,以使陸軍軍隊能儘早的設備這類優良的坦克。決定做出後,KB—520設想局立即將大量技術圖紙和檔案送達斯大林格勒拖遝機廠(StalingradTractorPlant)和索爾莫沃造船廠(SormovoShipbuildingPlant)。

1979年,跟著新一代主戰坦克進入蘇軍退役,需求全新的工程車輛與之協同作戰,因而AT—T被MT—T牽引車代替。20世紀80年代,在MT—T的根本上,前後研製出BAT—2牽引車、MDK發掘機、KGS—25起重機和BG—1推土機(後兩種車型是在90年代後軍轉民的背景下研製的民用車輛)。

按照1976年9月3日,蘇共中心委員會和部長集會公佈的第733—244號檔案,“447項目”和“437項目”原型車都將被蘇聯赤軍陸軍軍隊采取,軍剛正式編號彆離為T—64B和T—64B1。據蘇聯軍方質料稱,T—64B的戰役效能是T—64初期型的1.6倍。

1928年春季,哈爾科夫機車廠博得了製造一輛快速坦克的原型車(1—12—32項目)。這輛快速坦克原型車就是T—12坦克。T—12坦克是一種雙炮塔坦克—主炮塔上方有1個小型的機槍塔,可獨立扭轉。主炮塔裝有1門45毫米火炮,火炮兩側的球狀機槍座上各安裝1挺7.62毫米機槍。坦克安裝了一台蘇聯研製的M—6發動機。插手設想事情的包含GKBOAT的自行車輛部主管—V·I·紮斯拉夫斯基傳授—他厥後成為蘇聯赤軍機器和摩托化軍官黌舍(MilitaryAcademyofMechanisationandMotorisationofRKKA,明天的馬利諾夫斯基裝甲兵學院)的坦克部主任。航空發動機設想師,厥後的蘇聯科學院院士A·A·米庫林則設想了坦克的動力體係。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