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蓬篙 (四)[第2頁/共5頁]
後晉與契丹人打得正狠惡的時候,為了讓劉知遠出兵,石重貴也曾經下旨,將黃河以北,太行山以西的大片地區,包含澤州和潞州,都交給劉知遠管理。可劉知遠當時已經看出了後晉朝廷行姑息木,正公開裡積聚氣力以圖將來,故而底子冇心機接這個爛攤子。收到石重貴的聖旨以後,隻是大要上派人向州城和縣城發了一道諭令,宣佈將各州縣歸入本身的權勢範圍。卻未曾派出一兵一卒給朝廷助戰,更冇有表情在澤、潞兩州華侈本身貴重的糧草和物質。
以是,鄉賢們籌議來,籌議去,最穩妥的體例,就是十數家範圍頗大的堡寨結合行動,以“打朋友”為名,從潞州城旁“顛末”。這個間隔不能太遠,遠了起不到揭示氣力的結果。這個間隔也不能太近,不然被人添油加醋上報給朝廷,常思必定要滾蛋了,那些各家屬安插在州衙、團練衙門的俊彥們,少不了也要吃一些掛落,弄不好還得丟官罷免。
他們就是為了請願而來,所謂上黨找甚麼楊老疤瘌尋仇,不過是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究竟上,不但一眾莊主、堡主、寨主們,曉得大夥此行的真正目標,就連底下的家將、莊頭,提早也被通過氣,也對此心知肚明。
“怪不得常思這兩個月來,脾氣煩躁得短長。如果我換在了他的位置,保管也會急得滿腦袋青包!”少年人不曉得處所宦海的貓膩,兩廂比較以後,立即開端憐憫起常思的境遇來。
“刺史和團練使大人,倒是真夠仗義!這麼久了,竟然還冇把步隊帶過來,嗬嗬,看,你們快看,姓常的出來了,出來了,常思終究按耐不住,出來了。唉吆,步隊還挺劃一,就是人數上寒傖了些!”群情聲一波波從腳下傳來,讓寧子明心頭一片冰冷。
“姓常的這麼不識汲引,我們彆慣著他就是!”
其他眾堡主、寨主、莊主、鄉賢們,也紛繁開口,都感覺完成此行的目標,是水到渠成。
“……”
這下,可算是捅了潞、澤兩地的馬蜂窩。當即,眾鄉賢們就堆積在了一處,決定給新任節度使大人點兒色彩看看。而這個色彩,也必須掌控住標準。既不能讓朝廷感覺,處所士紳們有舉旗造反的威脅,又不能讓姓常的感受不到疼,此後再持續“為所欲為”。
再次,則就是一些大夥都心照不宣,但誰也不會說出的道道了。這當官的歸朝廷指派,為吏的,做團練批示、都頭的,可都是土生土長。平素固然都住在城裡,可誰在城外邊,冇有一份顯赫的家業?誰的背後,冇站著一個根深葉茂的宗族?你常思強龍想壓地頭蛇,地頭蛇們,能不為本身的家屬做一些考慮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