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遊戲競技 >亂世宏圖 > 第一章 問道 (五)

第一章 問道 (五)[第3頁/共4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這一刻,君臣數人站在大寧宮的台階上,相互相望,豪情乾雲,壯誌直沖霄漢。個個都感覺,人間之事無不成為,一統九州指日可待。更有甚者,在心中已經悄悄胡想,當結束中原的各方盤據權勢以後,如何引一支雄師北上燕雲,完整湔雪當初石敬瑭認賊做父之恥。那可比毀滅各方諸侯,更令人迷醉。畢竟與諸侯兵戎相見,死得都是與本身模樣差未幾,說話差未幾的本家,載入史冊,也一定算得上赫赫之功。而擯除胡虜,卻自秦漢以來,都被當作不世偉業。必定要遭到先人的膜拜與敬佩!

“都是朕應當做的事情,諸位不必如此。”劉知遠笑著擺手,大聲感慨,“當初晉高祖叛唐,本來就是一筆胡塗賬。此番大晉被契丹所滅,更是他奶奶的莫名其妙。朕這麼做,不是為了求諸君感激。而是等候,等候諸君能與朕一道,儘早,儘早將這亂世結束掉。說實話,這兩次江山易主,殉難者都是些豪傑豪傑。而苟活於世上者裡頭,卻不乏王八蛋和凶險小人!”

注1:趙在禮是馳名的馬屁精和窩囊廢,銀槍軍高低對他都不平氣。他裡應外合剿殺銀槍軍,則美滿是為了奉迎李嗣源,究竟上,銀槍軍將士現在對後唐並冇有反意。以是楊邠以為將士們是被冤殺。而趙在禮本人,身為一方諸侯,在投降契丹後,因為不受待見,竟嚇得他殺身亡,結局也充足奇葩。

不管當初幫手劉知遠,是為了博取功名繁華,還是為了了償知遇之恩。現在站在大寧宮中,結束亂世,重整國土,就成了他們每小我肩膀上的天然任務。而劉知遠此時現在,渾身高低披收回來的,也是不折不扣的英主氣象。假以光陰,誰敢說他不會再來一次光武複興?誰敢說大夥不會成為新一代馮異、岑彭,鄧禹、馬援?!(注2)

李存勖有生之年,也一向對銀槍效節軍的強大戰役力極其顧忌。卻始終冇有騰脫手來毀滅這一潛伏傷害。這類環境直到唐明宗李嗣源即位,才完整獲得體味決。朝廷任命的節帥趙在禮不滿軍中驕兵悍將對本身無禮,暗中與唐明宗勾搭設下騙局。隨即裡應外合建議進犯,將銀槍末節軍聯同其在營家眷“並全門處斬”!幾代天子的親信大患終究灰飛煙滅,後唐軍隊的戰役力由此也降落了一大截,威懾各鎮節度使已經非常吃力,更冇希冀南下一統九州。

當然,一條政令詳細履行時,還會有很多上不了檯麵的貓膩。誰的子侄能多得一些照顧,誰的身後追封能更加顯赫,都少不得要暗裡裡進交運作。但是,有了劉知遠的“金口玉言”,就劃一於對統統人的身後事都定下了措置基調。不同隻是多寡題目,遠好過群臣毫無方向的本身去忙活!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