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遊戲競技 >易中天中華史:南朝,北朝 > 第7章 註釋

第7章 註釋[第3頁/共9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37]見《資治通鑒》卷一百五十三。

[27]見《晉書·苻融傳》。

[9]見《隋書·高祖紀下》、《資治通鑒》卷一百七十六。

[24]見《晉書·苻堅載記下》。

[18]請參看卿希泰、唐大潮《玄門史》。

[44]見《周書·武帝紀上》。

[43]王複故事見顏之推《顏氏家訓》。

[36]見《資治通鑒》卷一百六十二。

[22]見《魏書·崔浩傳》。

[39]見《梁書·蕭正德傳》、《南史·蕭正德傳》、《資治通鑒》卷一百六十二。

第五章

[20]公元604年,隋煬帝弑父繼位,定洛陽為東都。690年,武則天自稱聖神天子,改國號為周,遷都洛陽。

[2]十三個死於非命的天子是:宋少帝劉義符,被權臣所殺;宋文帝劉義隆,被太子所殺;宋前廢帝劉子業,被侍衛所殺;宋後廢帝劉昱,被權臣所殺;宋順帝劉準,被新天子所殺;齊鬱林王蕭昭業,被宗室所殺;齊海陵王蕭昭文,被宗室所殺;齊東昏侯蕭寶卷,被禁衛軍所殺;齊和帝蕭寶融,被新天子所殺;梁武帝蕭衍,被叛兵囚禁而死;梁簡文帝蕭綱,被叛兵所殺;梁元帝蕭繹,被內奸所殺;梁敬帝蕭方智,被新天子所殺。

[5]請參看周時奮《中國汗青十一講》。

[31]梁武帝之前,中國佛教徒常常遵循小乘佛教《十誦律》規定,答應吃“三種淨肉”(即不為吃肉而用心殺生之肉)。梁武帝為體味決財務題目,遵循大乘佛教主張製止葷腥,此為中國佛教徒完整茹素之始。

[11]見《魏書·太祖紀》。

[4]見《陳書·後主紀》、《南史·陳本紀下》、《隋書·高熲傳》,《資治通鑒》卷一百七十七。

[25]見《魏書·宣武靈皇後胡氏傳》。

[19]見《晉書·王猛傳》。

[25]見《宋書》之《徐羨之傳》、《傅亮傳》,《資治通鑒》卷一百一十9、一百二十。

[14]通向再同一的門路幾近重現了秦的軌跡,這是樊樹誌先生的觀點。請參看樊樹誌《國史提要》。

[40]見《梁書·柳仲禮傳》、《資治通鑒》卷一百六十二。

[19]比如劉淵始都平陽,劉曜又遷都長安;石勒始都襄國,石虎又遷都鄴城;北魏都平城,厥後又遷都洛陽。

[15]次於拓跋燾的有兩個:拓跋珪在位二十四年,享年三十九歲;拓跋宏在位二十八年,享年三十三歲。

[19]見《資治通鑒》卷一百二十六之《考異》。

[1]本節史實和描述請參看崔連仲主編《天下通史·當代卷》,郭聖銘《天下文明史綱領》,(英)韋爾斯《天下史綱》,美國期間餬口公司《環球通史》,(日)鹽野七生《羅馬人的故事》,上海詞典出版社《天下汗青辭典》。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