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第4頁/共4頁]
青山腳下,綠水湖畔,兩位峨冠博帶的雅士對坐在亭榭當中。一人麵龐清峻,風致翩翩,正端坐在玉案之前,撫弄台上鳳尾長琴。另一人身材相稱高大,麵貌卻和順可親,單手持麈尾,跟著樂律輕叩掌心,一副歡然若醉的模樣。
如果其彆人在晉陽王府中如此堂而皇之談起嵇叔夜、《廣陵散》,怕是會引來非議。且不說嵇康之死乃是文帝手筆,世人還多有傳言,此事與當時的司隸校尉鐘會不無乾係。而王渾的老婆,恰是鐘會的侄孫女鐘琰。如此難堪舊事,當然不會有人冒然提及。
那高大男人微微一笑:“茂深此言差矣。嵇叔夜遇仙而授《廣陵散》,此等仙樂,也自該由他還與仙家。這纔是一飲一啄,人緣果報。又何必為此難過?”
但是王汶已經顧不得這麼多了。傷寒一症,即便是高門閥閱也備受其害。時人隻要四五旬的壽數,每日睜眼都能夠是最後一日。也恰是以,喝酒服散才成了士人所好。如果真有人能夠治癒這可駭的惡疾,絕對是莫大功德一件。
說著,他恭恭敬敬把一封手劄遞了上去。
麵前這位高大男人,恰是杜承杜安期,出身京兆杜陵。固然家世不如王汶,但因一樣愛好樂律,深得王汶喜愛。
現在,神佛入夢一事,再無疑慮。若不是天授,又有誰能傳下如此經文呢?
王汶打了個激靈。是啊!神佛入夢,又如何能夠隻留下傳下一卷經文?恐怕“疫物”之說,纔是他挽救世人的真意。這個梁豐梁子熙,怕是比他想的還要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