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關戰役史料(上)[第6頁/共9頁]
還在八月間,日本駐上海間諜構造便派出漢奸做李、白和龍雲的策反事情,要求他們倒蔣,日軍賜與幫手。被李、白、龍雲回絕。12月10日,今村均收回《致李、白將軍書》的通電,表示尊敬李、白管理廣西的事蹟;此次打擊南寧僅為堵截蔣政權的交通線,但願兩位將軍洞察天下局勢,促進日華提攜。如仍執迷不悟篡奪南寧,日軍南寧駐屯軍必勝無疑。最後奉告:“對在南寧戰役中戰歿之將軍部下4200餘名懦夫,我軍已予合葬於南寧中猴子園,慎重供祭,尚乞放心。”(《日本軍國主義侵華質料長編》上,第505頁。)
更加嚴峻的是,白崇禧見廣東開平、陽江、陽春、新興一片富庶地區既無中心軍又無日軍,如果桂係節製便把握了廣東南路,還把握更多的出海港口。因而迫不及待號令第31軍加快完成戰備,並開進廣東上述地區。防地一下子擴大到上千千米,守備實際上非常虧弱,並且冇有縱深防備。
23日日軍第5師團在飛機保護下開端強渡邕江,夜晚,135師405團團長伍宗駿私行令其所轄404、405兩團放棄陣地撤退,韋雲菘號令135師師長蘇祖馨截回所部,伍宗駿方命不肯規複本來的陣地(伍厥後被判刑五年),南寧市內正麵已無軍隊戍守。24日拂曉,170師在邕寧與日軍苦戰,上午日軍第5師團21旅團之21聯隊從郊區渡江,下午南寧全城淪陷。25日晨,200師第600團在二塘獨戰日軍第21、42兩個聯隊。日軍在飛機保護下,對170師和200師兩個團陣地猛攻,國軍固執抵當。600團團長邵一之、團副吳其升陣亡。鑒於戰況倒黴,170師師長黎行恕與200師師長戴安瀾決定傍晚後撤退至岑嶺隘。固然未能禁止日軍進步,但這是日軍自欽、防登岸後碰到的最狠惡抵當,戰役停止了兩天兩夜。
崑崙關戰役史料(上)
同年9月1日,德國打擊波蘭。3日,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天下大戰發作。日本更急於處理中國題目,以便騰出兵力搶占西方列強在亞洲和承平洋的殖民地,以共同德、意兩個盟國,並減緩德國對其消弭了對蘇聯威脅的不滿。以為:“中國事變的處理之以是如此遲延,是因為蘇聯和英、法、美對蔣介石政權的援助”,現在應“藉歐戰產生各列強有力顧及中國的機會”,“處理中國事變”(《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第三卷,第一分冊,第2頁。)4日,日本內閣輔弼、陸軍大將阿部信行頒發聲明:“值此歐洲戰役發作之際,帝國不予參與,決定專向處理中國事變邁進。”(《日本軍國主義侵華質料長編》上,第493頁。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編輯,天津政協譯校,四川群眾出版社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