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兒莊戰役[第4頁/共9頁]
1938年1月26日,日軍第13師團向安徽鳳陽、蚌埠打擊。日軍覺得拿下蚌埠已是易如反掌之事,不料進至明光以南,即為李宗仁擺設的李品仙的第11個人軍和於學忠的第51軍,操縱淮河、淝河、彙河等地形堵截,兩邊血戰月餘,不分勝負。第5戰區以第59軍軍長張自忠率部馳援,進至固鎮地區,協同第51軍在淮河北岸地區固執抗擊日軍。敵軍在此逗留,竟不能越雷池一步,這大出日軍主將畑俊六所料,非常憤怒。因而,畑俊六遂自南京集結援兵及坦克、野戰炮等重兵器,傾巢來犯。仇敵洶洶而來,李宗仁感到硬拚、硬堵要虧損,待敵救兵堆積明光一帶時,李宗仁命坐鎮蚌埠的李品仙將31軍於1月18日自明光全線西撤山區,乘機反擊,將津浦路南端方麵讓開;將於學忠的51軍南調,設防淮河北岸,仰仗險要地形,拒敵越河北進,敵救兵以餓狼撲食之勢猛撲明光,成果撲了個空,冇有捕獲到李品仙的主力。接著日軍攻陷定遠、懷遠等地,但一無所獲。此時西撤的31軍遵李宗仁唆使,從敵軍左邊向東反擊,將津浦路之敵截成數段,圍而殲之。淮海火線之敵,後路忽被斬斷,不知凶吉,費九牛二虎之力將31軍從津浦線向西壓。李宗仁遂命軍隊采取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戰術,緊緊地盯住津浦線;此時插手淞滬會戰的21個人軍北調合肥,以其第48軍恪守爐橋地區,第7軍協同第31軍迂迴進犯定遠日軍側後,迫日軍第13師團主力由淮河北岸回援。第59、51軍乘勢反攻,至3月初規複淮河以北全數陣地。第21個人軍和第31軍旋由淮河南岸向北岸集合,淮河兩岸日軍首尾難顧,與中國軍隊膠著於津浦沿線,從而使日軍對淮河道域的打擊宣佈完整停業。
合法板垣敗績累累之際,日軍西路第10師團長磯穀仍然軍人道精力實足,不顧統統,日趨向南推動。李宗仁調來川軍鄧錫侯第22個人軍,孫震的第41軍趕往滕縣,拒敵南下。孫震部剛在滕縣擺設伏貼,3月14日,磯穀師團就策動進犯。日軍以數十架飛機30餘門大炮狂轟濫炸,守智囊長王銘章督戰死守。3月17日晚,日軍共同炮火攻陷滕縣(今滕州)。中國守軍第22個人軍第41軍英勇抗擊,傷亡甚重,苦戰至17日,該軍守城的第122師師長王銘璋就義,傷亡達5000之眾。李宗仁見滕縣傷害,又急令新撥歸第5戰區批示的第20軍團司令湯恩伯派部馳援。湯的主力81軍王仲廉部因路程過遠,未能及時趕到,滕縣失守。敵軍喪失也極大,死傷達2000多人。此戰,22個人軍以優勢之設備與兵力,阻擊絕對上風之敵達3天半,為第5戰區以後的台兒莊會戰役奪了無益時候,奠定了勝利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