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美國金融改革與中國金融監管(上)(2)[第3頁/共5頁]
郎鹹平:你去問的話,我信賴它本身也冇搞清如何算出來的,歸正就是不想給你錢。你說收益即是0.12還好,是不是?如果說是零的話就是坑人,這叫霸王條目。如何會是零呢?如何會這麼準呢?為甚麼這3個加在一起會即是零?不成能的嘛。
王牧笛:我去講知識佈局,人家去講理財佈局。
王牧笛:半個偽經濟學家。花旗銀行做的這些投資理財產品,已經開端向大門生兜售了,而我在現場看到,大門生也確切開端投資各種理財產品了。
郎鹹平:你是個胡想家,這是個誇姣的願景,但不成能實現的。
我們不是不會,而是不肯
禹國剛:我們不曉得它如何算出來的。
郎鹹平:對,是它不肯意如許去做。
王牧笛:中行虧損了,就充足向投資者解釋說,你收益為零了。
王牧笛:我這也有一個數據,2005年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數量僅僅是598隻,2006年是1353隻,2007年是3035隻,2008年是6591隻,2009年是7798隻,但是2010年的理財產品數量已顛末萬了。
王牧笛:並且此次美國金融鼎新又把羈繫投向了一個新的範疇,就是評級機構。《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弗裡德曼有一個批評說,我們餬口在兩個超等大國之間,一個是美國,一個就是穆迪。不是王牧笛的“牧笛”,是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穆迪,說美國能夠用炸彈摧毀一個國度,而穆迪能夠用評級毀滅一個國度。
郎鹹平:我們都有上萬種理財產品了,美國呢?你想它是我們的多少倍?那我問你,這麼多的理財產品,如果遵循我們這個程度,美國金融辦理局需求聘多少人才氣體味這麼上萬、上十萬、上百萬種的理財產品?但是我跟你講,美國證監會的人數並不比我們多,美國股票的數量卻比我們多很多,我們隻要幾千隻股票,而美國有上百萬隻,我們都忙成這個模樣了,美國如何辦?我跟你講,美國有一個很好的機製,叫辯方舉證,甚麼意義呢?就是不消當局去查,去舉證。這不像差人或者查察官要告狀你,就必須由差人或者查察官舉證。在金融辦理局裡恰好完整相反,也就是說,我思疑你這個產品有題目,你就要給我說清楚,讓我聽得懂,如果我聽不懂,你就是犯法。就這麼簡樸。以是他一小我能夠管一萬種金融產品,也能夠管一百萬個產品,歸正他看不懂的,他就會把你叫過來講,你給我解釋一下是甚麼意義,如果你解釋今後,我還是聽不懂的話,那你就是犯法。
禹國剛:不肯。
郎鹹平:大門生不務正業,不好好讀書,來投資理財產品,搞甚麼嘛,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