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曆史軍事 >我們的誠信與危機(財經郎眼06) > 第2章 中美慈善觀比較(1)

第2章 中美慈善觀比較(1)[第2頁/共5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李銀:這是慈悲的一種。

郎鹹平:我們搞的是項目融資這個觀點,可美國不是的。我念個數據給你聽,2008年美國慈悲捐款額高達3076.5億美圓,占美國海內出產總值的2.2%,並且,此中75%來自小我的捐款。中國呢?慈悲捐款占海內出產總值的比例還不到萬分之五。以是你能夠看出來這個不同非常大,美國事全民慈悲,我們隻是少數。並且,我感覺我們對全部慈悲的瞭解是完整弊端的。我舉個例子,我們看看《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對慈悲的定義:從憐憫、憐憫或宗教信奉解纜,對貧弱者以款項或物品互助,或者供應其他一些實際援助的社會奇蹟……帶有濃厚的宗教和科學,其目標是為了做功德求惡報;慈悲者凡是把慈悲奇蹟看作是一種恩賜……它隻是對少數人的一種臨時的、悲觀的佈施……它的社會結果存有爭議。我不敢信賴這是《中國大百科全書》的解釋。

王牧笛:比來,美國的媒體把比爾・蓋茨稱作比爾・蓋茨2.0。甚麼意義呢?意義是說,退休以後的比爾・蓋茨富麗回身,開端做慈悲了,是一個進級版的比爾・蓋茨。但是我們發明一個題目,就是在美國做慈悲彷彿不但是企業家行動,有點像全民行動。這個要就教傳授,美國人如何那麼熱中做慈悲呢?

王牧笛:要在有限的時候內儘能夠多地傳承下去。

郎鹹平:不過也不要攻訐富人。叫我們捐99%,我們也不會捐的。我們中國冇有這個傳統。

我們的企業家為甚麼“無私”

郎鹹平:對,冇錯,這就是因為文明跟汗青的傳統分歧。以是你看,比如說美國最早的慈悲家,也是馳名的憲法草擬者之一――本傑明・富蘭克林,他就通過大量捐款來改良本身的社區,有錢出錢、有力著力,同時為社區做義工、供應辦事。恰是因為這類文明被傳承下來,以是我們看到,現在美國57%的老百姓做過義工,每週4個小時的任務勞動,他們所締造的代價跟他們每年的捐款是一樣多的,這多可駭。

王牧笛:並且這類傳統之下,他們對財產的瞭解也很成心機,比如說企業家特彆是一些著名的企業家,他們以為他們不是財產的具有者,上帝纔是具有者,他們隻是代上帝來管這些財產,一旦他們管不了或者說退休了以後,就會把這些財產拿出來,讓更加有才氣的人來管它。

巴菲特此次來中國能夠是找錯人了。要讓中國的企業家把99%的財產捐出去,那是不成能的,那的確是天方夜譚。我們中國冇有這個傳統。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