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遊戲競技 >易中天中華史:秦並天下 > 第1章 始皇革命

第1章 始皇革命[第1頁/共13頁]

冇有了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向來就被中原諸侯看不起的秦,終究鹹魚翻身。並且這條小小的鹹魚,還吃掉了統統的大魚。現在他們要做的,已不是為中原文明輸血,而是換血。

實在殷商的元首,是稱帝也稱王的。比如被周武王滅了的那位,就既叫帝辛,又叫紂王。周天子則隻稱王,不稱帝。帝者天號,王者人稱。周人敬天,豈敢僭越?

前210年,秦始皇卒,秦二世立。

冇錯,天下一統,是帝國的需求。

前228年,秦滅趙。

王國與侯國,是君臣乾係。但這類君臣乾係,是名義上的。周天子隻要諸侯承認本身是“天下共主”,並意味性地承擔必然的任務(比如楚國的任務是進貢過濾用的茅草),對侯國的事件根基不聞不問。各國諸侯都是“獨立法人”,他們的邦國也“自大盈虧”。

變法的詳細內容,我們在《從春秋到戰國》一書中已經說過。簡樸地說,就是廢領主製,行地主製;廢封建製,行郡縣製;廢世襲製,行任命製。廢領主製,本來附屬於貴族的臣民直屬中心,群眾就是國君的。廢封建製,卿大夫的采邑變成郡縣,地盤就是國君的。廢世襲製,統統的官員都由中心任命,權力就是國君的。地盤、群眾和權力都集合到國君手裡,當然是集權。

所謂諡號,就是中國當代君主、貴族和名流身後,被授予的一個蓋棺論定的稱呼,比如平王的平,文公的文,襄子的襄。有了諡號,此人就有了一個汗青的評價。最好的是文和武,叫“靈”的則不靈。春秋期間的晉靈公、鄭靈公、陳靈公、楚靈王,都是死於非命。

一號檔案的內容,是嬴政的名號。

貨幣也五花八門。簡樸地說,大抵上是周、趙、魏、韓通行布幣,燕和齊通行刀幣,楚通行銅貝和金幣,秦通行圜錢。並且,即便同為刀幣或布幣,形製和重量也不一樣,折算起來極其費事。[21]

一樣,冇有了諡號,秦的天子莫非都叫秦皇?先人讀史的時候,如何弄得清呢?

明顯,冇有商鞅的變法,就冇有秦國的崛起。題目是郡縣軌製非自秦始,楚、晉、齊,都比秦早。變法的也不是隻要秦一家。魏的李悝(讀如虧),楚的吳起,也都比商鞅早。那麼,最後勝出的,為甚麼是秦呢?

幸虧有人反對。

秦族當然姓嬴,卻一定是舜之所賜。嬴字從女,很明顯不是父係的氏,而是母係的姓,就像炎帝的薑,黃帝的姬。薑即牧羊女,姬是美女族,那麼,嬴是甚麼?[5]

王綰他們以為要。

法家在先秦諸子中是比較異類的。儒家、墨家、道家,都是抱負主義者和複古主義者。道家神馳泰初,墨家神馳禹世,儒家神馳東周。法家倒是合用主義者和功利主義者。他們的主張,是麵對實際,打算將來。是以,道家講天道,墨家講帝道,儒家講霸道,法家講霸道。

冇有了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