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水風吹葛衣(二)[第1頁/共4頁]
“瓊禕固然貌美聰明,倒是冇讀過書的,聽到如許的歌頌,不由羞紅了臉,昂首望去是個眉清目秀的墨客。”
晏如鵠立在亭內,看著從亭簷緩緩往下落的雨滴,內心是安靜安閒的。她愛雨,愛“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的意境。
“農戶之女結婚較早一些,瓊禕到了雙七的春秋時已是有好些人家前來講媒,此中也不乏大戶之家,隻是瓊禕都推委了,隻說父母年齡已高哺育本身實屬不易,想要多奉侍二老幾年。如此,婚事便一拖再拖。
大蜜斯的婢女采萍笑嘻嘻地說:“蜜斯們可知這菱湖之上的味空亭也是有個傳說故事的,不比那蒲鬆齡先生寫的《聊齋誌異》怪誕,但也是一段與《孔雀東南飛》普通動人的故事呢。”
“大蜜斯莫要擔憂,二蜜斯是朝著竹林去的,那竹林四周有著當朝七王爺的私宅,保衛森嚴,想必冇甚麼傷害,大蜜斯且寬了心吧。”文成在一旁勸道。
駕車的小廝們抹了一把額頭上的雨水,叫苦不迭,隻得說這雨勢太大怕是一時半會停不了,請蜜斯們移步至味空亭躲雨。晏如等人在奴婢的簇擁下倉促趕至味空亭下,不由紛繁打量起這傳說中為“葛布西施”修建的古亭。
“直到三年後的一天,瓊禕像平常一樣采葛煮絲,俄然聞聲一聲讚歎:‘葛之覃兮,施於中穀,維葉莫莫。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前人誠不欺我,女人真是心靈手巧。’
“伊人已去,葛絲的暗香也隨那灰塵去了,哪另有半點味道。’因而命人在這菱湖之上造了這座味空亭,亭還未建成,人先駕鶴西去了。”采萍說完,眼底也有些潮濕了。
“她常常在山林間砍些葛藤來蒸煮抽絲,製成麻布以補助家用。是以被稱為‘葛布西施’。
文成是最愛顯擺的仆人,看到蜜斯們對文起說的嫁接這麼感興趣,肚子裡又冇點墨水,顯得悶悶不樂。
大蜜斯倒是捲動手絹,抿著嘴唇,一刻不斷地在原地打轉兒。
站在一旁的采芷答道:“文起得知蜜斯們本日要外出賞花,涓滴不敢怠慢,醜時便趕到‘六必居’和‘月盛齋’列隊去了,為的就是蜜斯們吃個新奇。”
晏和拍動手歡暢地說道:“好啊好啊有故事聽,采萍快說快說。”
公然,等三位蜜斯在轎中稍稍坐穩,那冷風便卷著豆大的雨滴從天而降,雨水打在新荷之上,收回沉悶的“劈啪”聲響,在湖麵上暈開的片片波紋剛開端還清楚可見,比及雨勢愈大起來,湖麵上便水霧茫茫恍惚不清了。
“大齊建國元年間,這菱湖一帶並未有這味空亭。有一農戶之女,喚作瓊禕,雙親都是又聾又啞的殘疾人,偏她生得花容月貌,又聰明勤奮,另有一副好嗓子,聲音比山林間的黃鸝鳥還要動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