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曆史軍事 >荒村拾遺 > 玨山村

玨山村[第2頁/共4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一會兒工夫,白叟端出一海碗土雞蛋炒的豆角滷麪,上麵還撒了一把芝麻鹽。我叫起來,說:“這麼一大碗我如何吃得了啊,快給你撥出些來,彆華侈了。”

雨下下停停,我的腳下也緊緊漸漸,回到賓館時已渾身透濕。

玄月,氣候越來越涼,該為家人籌辦夏季的衣裳了,女人們在嚴峻地紡麻織布,把織好的布染成玄色或者黃色。滿村裡響起了“砰砰”的搗衣聲。構築場圃,打掃潔淨,將穀子高粱、禾麻菽麥收上場,用連枷打出穀粒,攤開晾曬,把剩下的秸稈碼好,不能讓雨水浸泡了——那是牲口的糧食啊。繁忙著就進入了秋高氣爽的十月,糧食晾曬好了,顆粒歸倉,家家滿囤滿甕,一年的勞作差未幾也就完了——這大抵就是《詩經·豳風》裡的意義。

白叟說:“冇有甚的飯,就是些麵。”

白叟非常地看了看我,大抵感覺我有些老練無知,說:“不是阿誰說法,唉,都怕哩。”

春季來了,家家開端清算耕具,籌辦下地春耕。女人和孩子在中午時分把做好的飯挑在肩膀上,送到地頭田間。男人們端著米湯,就著鹹菜窩頭,一屁股坐在樹蔭下邊吃邊拉呱著家長裡短。陽光很暖和,白日也垂垂長起來,黃鸝在枝頭委宛啼鳴,女人們挽著竹筐,沿著巷子到田裡采摘桑葉。蒲月紡織娘彈響了後腿,收回喳喳的聲響。六月蟈蟈顫抖著翅膀鳴叫起來,八月的棗兒紅了,野草也長足了。乾完活回家的時候,會順手割些柴火挑歸去,高高垛在院子裡,供一冬燒火燒飯取暖。

路過一串院子,觸目之處都是臟兮兮的汙水和渣滓。在一間又臟又矮的土坯房裡,一個農夫繫著圍裙正在刷一隻大鐵鍋,中間的大案板上放著一大塊揉好的白麪。屋子裡黑乎乎的,蒼蠅亂飛,我停下了腳步,問:“你這是做甚麼呢?”

這漫山的鳴蟬,這老樹森森的村落,勾起了我對《詩經·豳風》的影象。一首《豳風》,把農家一年四時的餬口全寫到了:七月鳴鵙,七月蝕瓜,七月烹葵及菽,七月蟋蟀在田野鳴唱。玄月天涼了,蟋蟀進入到家戶,十月還會跑到床下去。老鼠也也會鑽進家裡來過冬,以是人們要打掃屋宇,把老鼠熏走,用泥巴糊好門的裂縫,密封窗戶,製止夏季的寒氣竄出去。

舉著相機,拍拍逛逛停停,一起呼吸著清爽的氛圍,心中出現些零散的詩句來。

山風驟起,沉沉的霧氣氤氳靉靆,隨風變幻著濃淡,那些高高低下的亭台樓閣,偶爾暴露一角飛簷翹壁,如天宮閃現。

白叟問我:“你住的處所初級哩,舒暢吧?”

滷麪是隧道的農家技術,就是豆角吃起來有點酸,估計是隔夜的舊飯,我嚐了幾口都餵了貓。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