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會員書架
繁體小說網 >曆史軍事 >中華的另一種可能:魏晉風流 > 第五章

第五章[第2頁/共6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

再看竹林七賢。除了嵇康、阮籍和山濤,另有向秀、劉伶、阮鹹和王戎,他們也都各有各的脾氣,人生門路和政治歸屬也各有分歧。如果細心闡發,幾近能夠說他們是七種範例。我們臨時簡樸地分個類:一型,嵇康:剛腸疾惡,寧折不彎,果斷不與本身討厭的當局者合作。

四型,劉伶:因為討厭當局,又不想或不敢公開抵擋,因而喝酒裝瘋,佯狂避世。

另有兩對兄弟的故事。一對是嵇康和他的哥哥嵇喜。嵇康和嵇喜兄弟兩個豪情很好,在政治上卻各走各的路。嵇康果斷不與司馬氏合作,嵇喜倒是個熱中世事、不甘心被藏匿的人,哪怕是司馬氏當政,他還是要仕進,因而挑選向司馬氏讓步。大抵因為這一點,阮籍不喜好他,對他翻白眼。呂安也不喜好他,稱他為“凡鳥”。這個故事載於《世說新語·簡傲》第四則:嵇康與呂安善,每一相思,千裡命駕。安厥後,值康不在,喜出戶延之,不入。題門上作“鳳”字而去。喜不覺,猶覺得欣故作。“鳳”字,凡鳥也。(許慎《說文》曰:“鳳,神鳥也,從鳥凡聲。”)該則劉孝標註引《晉百官名》曰:嵇喜字公穆,曆揚州刺史,康兄也。阮籍遭喪,往吊之。籍能為青白眼,見凡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及喜往,籍不哭,見其白眼,喜不懌而退。康聞之,乃齎酒挾琴而造之,遂相與善。

明天讀《世說新語》,不難發明在阿誰期間有很多本性光鮮的人物。拿竹林七賢來講,他們固然是七個好朋友,卻各有各的脾氣,各有各的挑選,各有各的人生門路。可貴的是,他們不但各自對峙本身的本性,並且能尊敬彆人的本性;各自挑選政治態度與人生門路,也能尊敬彆人的挑選。比如前麵講過,嵇康和山濤是好朋友,嵇康在政治上忠於曹氏,山濤卻挑選了司馬氏。他們挑選分歧,當然有很多啟事,此中最首要的就是本性分歧。嵇康是一個“剛腸疾惡,輕肆直言,遇事便發”的人,眼睛裡容不得半點灰塵,而山濤倒是一個氣度寬宏、能夠和光同塵的人。《世說新語·賢媛》有一個故事。一次嵇康和阮籍來看山濤,山濤的老婆想要察看一下嵇阮二人,便勸山濤留二人在家裡過夜,她就躲在隔壁,從牆洞裡偷看他們三個談天相處。厥後山濤出來問老婆,你感覺這兩小我如何樣。他老婆說,你的才情比不上他們兩個,隻能以見地和度量與他們交朋友。山濤說,他們兩個也常常說我的度量比他們大。《世說新語》裡講山濤跟嵇康、阮籍剛熟諳便成了好朋友,他們的交誼像兄弟一樣“契若金蘭”。三個本性完整分歧的人,為甚麼能夠“契若金蘭”呢?因為他們都是君子,都是品德高貴、風致樸重的人,有了這個根基點,他們便能夠成為好朋友,能夠相互賞識,而並不需求去竄改對方。山濤賞識嵇、阮的才情,嵇、阮賞識山濤的度量,厥後大家有各自的挑選,連政治門路都相差很遠,也無毛病他們成為好朋友。我們讀了嵇康給山濤的斷交信,覺得他們真的斷交了,變成仇敵了,實在不然。嵇康臨死之時,擔憂本身的兒子嵇紹年幼無人照顧,竟然把兒子拜托給山濤,可見他固然寫了斷交信,內心還是把山濤看作最可靠的朋友。他的斷交信與其說是寫給山濤的,不如說是寫給司馬氏看的。山濤厥後公然不負重托,不但把嵇紹培養成人,並且把他保舉出來仕進,厥後做到侍中,在八王之亂中為保衛當時的天子晉惠帝(司馬昭的孫子、司馬炎的兒子)而被殺。文天祥被囚獄中時所寫的《正氣歌》中有“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的句子,“嵇侍中”就是指嵇紹

上一頁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下一頁